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模范/事迹推荐/>>正文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

发表时间:2010/2/20 17:58:42
目录/提纲:……
一、积极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带领村名创业致富,奔小康
三、受村民爱戴,扎根基层工作
四、按照_,拟订新农村建设规划
四、抓机遇,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

  沈浩,男,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是滁州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党员队伍中的时代先锋,是选派干部的杰出典型,他的先进事迹是“大包干”精神的最好弘扬。沈浩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个,是广大干部学习的好榜样,沈浩同志呕心沥血、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坚守乡村、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拼搏斗志,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是广大干部学习楷模。
  一、积极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1978年初冬,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条好汉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按下了红手印,从此掀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如今,那张“生死契约”已经平静地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整整31年后,朴实的小岗村人为请回一位普通村干部的忠魂,再次庄重地按下红手印。
  2004年2月,沈浩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从省城合肥到小岗农村,刚开始,村民们都以为这为从省里来的新书记不会在这小村子里呆太久,可能为向之前下来的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而沈浩同志确以实际行动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村里的农户家视察,他一家一户的看,和村民们聊天,通过一个多月的走访,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村民们的生活情况,他积极帮助那些困难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粉刷房子,办低保手续。
  有人用“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来形容小岗村,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7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广大村民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干部可靠,很难找!”
  二、带领村名创业致富,奔小康
  2005年秋天,_十六届_全会的召开。使沉浸在秋收喜悦中的小岗人再次兴奋起来。__在会上用平实的20个字为_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沈浩在日记中记录了学_重要讲话的心得:“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_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离_的要求,离农民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这令沈浩同志常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静夜孤星、青灯黄卷,沈浩同志苦苦求索,村西头那间小屋中,“三农”问题的书堆满了书架、案头;他还带着“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华西村、耿庄、大寨、西沟村、南街村等名村取经。沈浩同志从书本中找思路,从实践中学范例。他决定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
  当遇到重大决策时,沈浩都要和“大包干”带头人们一起商量。过去村里“两委”班子不全、人心不齐,矛盾多、积怨多、问题多掣肘小岗发展,如今冰封开始融化了,人心开始聚拢。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离小岗村不远处,有著名的滁州琅琊山醉翁亭,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思想时常在警醒沈浩。他明白,要想让小岗村人同乐,先得让大伙同富。
  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村当年的茅草屋、“大包干”纪念馆、文化广场等成了一个个旅游景点,“小岗人家”、“大包干餐馆”、“金昌食府”等餐馆红火起来。沈浩还争取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开辟了直通合肥的长途汽车线路,创安徽全省由一个村发往省城班车的先例。2006年春节前,26户住房比较困难的农民都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小岗要发展,村党组织建设是关键。沈浩同志从抓班子、抓党员、抓阵地入手,在上级党组织支持和帮助下,充实和调整了村党组织,把年富力强、作风过硬的骨干,把有点子、出力气的致富带头人,把自愿到村立志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吸纳进班子,建起了小岗村的第一个党员活动室,第一个大学生民兵连,村里的路平了、灯亮了;小岗人心中的灯,也亮了。
  三、受村民爱戴,扎根基层工作
  2006年秋天,沈浩同志三年工作期限已满,村民们都舍不得沈浩同志走,“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当年我们杀头、坐牢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真怕了。”“小岗村人最讲事实,好干部就是好干部,小岗村人舍不得他,小岗村需要他,离不开他……”严宏昌等几个人一合计,带着一封按下了98个红手印的信找到省委组织部和财政厅。走,还是留,沈浩同志焦灼不安,选择两难;挽留,还是欢送,小岗人的选择也不轻松。当年率先按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这次却没按下手印,“离开妻子、老母、女儿,在小岗踏踏实实干了3年,都想让他留下,可又不忍心啊!”挽留是爱戴,不挽留是疼爱。然而,沈浩选择了留下。
  2008年金秋,__在小岗村考察时讲的一席话,让沈浩感到肩膀上沉甸甸的。2009年秋天,又一纸按有186个红手印的信递到省委组织部
  2008年9月30日,又是一个金秋时节,_十七届_全会召开前,__来到小岗村考察。在“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家的小院里,_亲切地同乡亲们拉起家常,了解大家的所愿所盼,解答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气氛热烈活跃。_对乡亲们说:“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文化生活搞丰富,把村庄环境搞整洁,使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_的殷切期望,让乡亲们倍感温暖和鼓舞,也让在场的小岗村领头人沈浩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当得知沈浩是省委组织部和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任职,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的村干部时,_热情地鼓励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_与最基层干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让沈浩满眼噙泪,责任油生,“当我握着_手的时候,一切艰辛、酸楚、委屈都没有了。”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_到小岗来,对我们是荣誉,更是动力,农村有困难更有机遇,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以_同志为_的_,在新的时期提出_。发展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小岗村也不例外,只有发展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发展才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只有发展才能建设_新小岗村。”
  怎么让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新起点上,沈浩和小岗人在思考,该发展什么、突破什么?这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共同思考。
  四、按照_,拟订新农村建设规划
  沈浩同志和村领导班子,按照拟定的建设规划,使小岗村形成“一环两轴一 ……(未完,全文共7806字,当前仅显示274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沈浩同志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