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正文

社会公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2

发表时间:2010/9/20 21:20:04

社会公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公德作为维护公众共同利益的公约,对保障公共秩序协调有序、提升沟通互动品质,实现公共道德信仰的塑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受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以及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在社会公德的建设进程中,还面临一些道德滑坡与公德失范等现象的制约和挑战,亟须我们树立当代公德意识和培育社会公共精神,坚守内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6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设的滞后,使公众自我意识突出、知行不一现象普遍。
当前我国法制体系日臻完善,但受法律法规执行力缺位、错位等现象的影响以及德育建设的相对滞后,人们重功利、讲实惠,言行分离、知行不一的现象日益突出。
二、当前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共行为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道德意识弱化,文明礼貌意识不强,缺乏宽容谦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整体意识,突出表现在乘车抢座位、不让座、排队加塞、公共场合喧哗等。
第二,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缺少基本的社会认同感,在精神层面上缺乏对社会基本价值的普遍信仰和敬畏,闯红灯、破坏公物、“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诚信缺失现象都有力地折射出一些社会成员公德意识迷失和道德心理浮躁的尴尬局面。
第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长流水”、“长明灯”、噪音污染、浪费粮食等自私自利行为,充分说明公众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趋向呈多发时期。
三、社会公德建设的建议:
1.政府引导,舆论跟进,建立社会公德评审体系和制度,提升公众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和具体认知,培养公民的认知能力和品质,增强公民的情感归宿。
2.强化教育功能,加强德育建设和公众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角色行为认知,培育公民社会意识和道德自尊。
德育指的是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风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理想、信念、觉悟、情操、责任感以及组织纪律性等等的状况。所以加强公众的德育建设和正确的社会心理认知,使公众成为积极追求现代文明品行、具有准确判断是非的能力的强烈的正义感的合格公民。 3.构建科学的思想道德理论体系和社会伦理机制,实现公众道德 ……(未完,全文共1617字,当前仅显示102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社会公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