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劳动保障/就业/城建/城建讲话/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正文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0/9/26 21:42:05
目录/提纲:……
一、引言
二、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等模型为例不适合中国劳动力流动转移分析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发展的现状
四、“灰色区域”理论及渐进城市化发展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城市化
……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中国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解读“灰色区域”理论以及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城市化路径的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灰色区域 ;半城市化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
当前,“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在所有农村劳动力中有1/3是剩余劳动力。这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学界普遍认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2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在此基础上,刘易斯认为“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形成性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自给的农业部门转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1]
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这种直接的城市化只能作为一种“城市幻觉”。发展中国家最初的工业体系一般都是在国家政府主导下建立的一种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而重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这样,推进城市化就不可避免的加重城市负担(不仅在就业方面,而且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可出现)。比如,对我国的有关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每亿元投资在轻工业部门可吸纳1.8万人就业,而在重工业部门职能吸纳6000人就业[2]。由于当时的“反城市化”倾向,我国的城市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却为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进程留下了“后遗症”。 虽然在市场化改革推进以来,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更多地转向了市场主导,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部分的缓解了城市压力,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众多”也使这种状况无法根本解决,特别是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存在是直接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魅力丧失许多。这种状况在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表现得非常突出。对此,刘易斯的态度是:“制止城市中不断增长的失业的方法是很难找到的,对付失业通常的方法是提供工作,但它不能解决这一情况下所出现的失业问题;相反,它只不过加重了困难而已。因而,提供工作越多,进城的人也越多。”[1]这也在实际上表明刘易斯的“城市幻觉”和“城市崇拜”的破灭。一味地通过直接的城市化不但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反而加重城市负担。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即城市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阶段。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二元化转移”时期。
第三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城市化模式非固定阶段。
通过下面分析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我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模式,可以清楚的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通过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实践表明,通过中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追求大城市化出现的困难。然而,中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毕竟有限,特别是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的乏力及其向大中城市的转移,使我们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路径时,又不能不考虑大城市的作用,而且又不能走传统的大城市化道路。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着手恢复国民经济,随着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人口城市化也开始进行。城市数量的增加也带动着人口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涌入的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业造成了城镇公用设施的过分紧张及城镇居民食品及其它物资供给的严重不足。于是,政府开始用行政手段对农民向城市部门的转移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城市数量进行了调整与压缩。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实施,农村人口的转移基本上受到了限制。
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是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乃至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日益显现。同时,由于户籍管制一定程度上的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而这一阶段,城市经济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外,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这个时期农业剩余劳动是以二元化的转移为主的。与国家“限制大中城市发展 ”相对应,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模式主要的是鼓励中小城镇的发展[2]。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减员增效”中,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又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需求不足,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几近低迷,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增强,因而,在城市化上,仍倾向于发展中小城市。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增长方式主要是外延式的增长,随着要素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出增长率将逐渐下降,而且,要素投入组合中资本-劳动比的逐步提高,也减弱了乡镇企业的就业效应。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 ……(未完,全文共8513字,当前仅显示232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