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业/农业讲话/管理/毕业论文/文教论文/组织讲话/党会报告/>>正文

农业管理论文:农业产业组织治理结构的演进

发表时间:2010/10/15 16:43:37

农业管理论文:农业产业组织治理结构的演进
摘 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_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然而,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契约联结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农业产业组织整体运行效率低下,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组织的传统研究大多从交易费用、契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农业产业组织的治理结构安排合理与否也是影响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龙头企业和农户双方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研究农业产业组织治理结构的演进,以此来分析农业产业组织的运作效率,这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组织;委托-代理;治理结构;资产专用性

1导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_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经营制度的实施显示了其显著的制度绩效。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农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及现代化进程加快,“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应运而生。截至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7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均可称之为经济组织。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组织的逻辑思路是:(1)分工和交换是人类基本的经济活动环节,在分工的条件下,交换是人们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中心环节;(2)生产要产生生产成本,交易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和通知交易者的费用、谈判费用、签订合同以及保证合同条件的履行而进行必要的检查的费用等,一般概括为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3)人们需要通过某种“选择”来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以谋求交易净收益最大化;(4)经济运行的实质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之下的交易行为的复合,而不同制度安排之下的交易行为及其所涉及的关系是不同的,进而交易成本的大小也是不同的。所以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必须选择恰当的制度安排。(5)经济组织的基本含义是“制度安排”或“行动集团”,因而,选择恰当的制度安排的实质就是选择恰当的经济组织。
2.1.2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
从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思路可以看出,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关键是选择合理的“制度安排”,以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为此,交易成本运用是研究经济组织治理的_。
2.1.2.1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由科斯开创,经威廉姆森、克莱因、克劳福德和阿尔钦等人加以发展完善,威廉姆森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由威廉姆森发展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是: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将每次交易看作一种契约。一方面,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在交易时不可能预见到未来的各种或然状况并以双方都没有争议的语言写入契约中,因此契约天然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由于缔约各方都有机会主义倾向,都会采取各种策略行为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因此缔约后双方不可避免地出现拒绝合作、失调、成本高昂的再谈判等危及缔约关系持续地、适应地发展下去的情况。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再加上交易设计的资产专用性,使得求助第三方(比如法庭)来维持契约关系,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可能根本无法证实,因此这就需要求助于一种私人秩序或者说治理结构来“注入秩序,转移冲突,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2.1.2.2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
(1)治理结构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于治理的研究一般都基于企业或公司的层面。新古典的企业被定义为一个生产函数(技术结构),而交易成本经济学则把企业描述为一种治理结构(一种组织构造),是指在企业不完全契约框架下,由于多种专用性资产投入后,产生的准租金引发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资产效率配置而采取的制度设计集合。本文认为,治理结构可以用来研究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
(2)影响治理结构选择的因素
威廉姆森阐述了影响交易成本水平和特征的三个因素,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其中,资产专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影响治理结构的_因素。
(3)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分类
不同性质的交易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契约,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治理结构。最优的治理结构是能够最大程度节交易成本的治理结构。为便于分析,威廉姆森首先假定不确定性充分大,因而要求实行适当而又连贯的决策。这样,分析的重点就可以放在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上。按不同的交易频率,他把交易分为三种:一次性交易、偶然进行的交易和重复发生的交易。按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他又将交易分为非专用性、中等专用性和高度专用性交易。
2.2委托-代理理论
2.2.1委托-代理关系的涵义及产生原因
2.2.1.1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涵义
委托-代理理论(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它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最早提出委托人和代理人概念的罗斯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Ross,1973)。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1973)的定义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在这一契约关系中,人们将能够主动涉及契约形式的当事人成为委托人,将被动地在接受或拒绝契约形式中进行选择的人成为代理人。詹森和麦克林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1.2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
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人的机会主义特征,信息不对称以及合同的不完备性等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人的机会主义特征将可能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即代理人有“宰杀”委托人利益的动机。机会主义是关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的一个基 ……(未完,全文共10380字,当前仅显示246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农业管理论文:农业产业组织治理结构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