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相关/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中文毕业论文:中国古代散文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发表时间:2010/10/21 17:59:05

中文毕业论文:中国古代散文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摘要:意境说是我国古代文论的特有范畴,文艺评论者多用以阐释诗词韵文的审美与情感意义,而相对忽略了对散文意境的研究。本文以王国维境界(意境)说为理论基点来分析中国古代散文的意境创造。散文意境创造与诗歌韵文有极大不同,对“物”的不同理解可以发现除写景状物散文之外,其他散文仍可创造独特的意境。本文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手分析古代散文意境创造问题,二者虽有区别,但也是联系紧密。
关键词:散文 意境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意境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文学尤其是诗词的审美与情感的本质,是我国古代文论的特有范畴,也是我国在文艺理论上的一大贡献。至今,文艺评论者多以意境理论阐释诗词的审美与情感意义,而相对忽略了对散文意境的研究。其实,与诗词并行的散文(有些散文如辞赋等还是由诗歌演化而来)尤其是抒情散文的意境创造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容忽视。意境说于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提出的境界(意境)说而趋于完善,本文试以被赋以新意的意境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散文的意境创造。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散文有不同的定义,本文所论及的散文是指诗、骚、曲之外的一切散体文章,但包括骈赋和一些趋于散化的辞,自然也不宜包括小说剧本话本在内。
意境概说
意境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周易•系辞》中的“立象以尽意”可谓是意境说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2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点分析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意境创造。然而诗歌等韵文与散文的情感表达与文字叙述是不同的。诗歌韵律性强,跳跃性强,言简意赅,多用简练形象的艺术审美来表现较复杂的情感;散文不受字数、韵律的限制,更倾向于对意象的铺叙描绘,其含蓄凝练性自然不如诗歌,在意境创造上也比诗歌意境更为具体形象。若以研究诗歌的意境理论来研究散文就不得不做些变通,将意境的标准略为放宽,只有不拘泥于理论,方能认识到散文意境的价值所在。
有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国维认为这两句词是“有我之境”的代表(《人间词话•三》)。结合上述其对“有我之境”的阐述,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有我之境”就是作者将自己内心感受强加于外在事物之上,从而使得客观的事物也与自己一样或喜或悲或怨或伤,也使得作品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
中国古代散文即使是“有我之境”,也很少有情感的直接流露(直接抒情仍可建构意境,下文有具体论述),情景交融始终是中国历代文学家与批评家不断探究的主要美学观念。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已揭示文学的创造乃是以主体澄凝的心思涵摄宇宙物象的审美活动。另外,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提出“物有其容,情以物迁”,“目既往还,心亦吐纳”;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讲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些观念都在指出文学创造是心物交感的审美活动。其后,司空图提出“思与境偕”,宋代黄升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序》中正式确立“情景交融”的美学观念。后经谢榛《四溟诗话》、王夫之《姜斋诗话》,以至王国维《人间词话》,“情景交融”成为纵贯千年的美学追求。[5]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文学作品也是不胜枚举。
比如,“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欧阳修《秋声赋》)文章通过对秋色、秋容、秋气、秋意以及秋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万物凋零的秋景图。文中描绘的秋之万物,极尽惨淡寂寥萧条凄切之态,给人一种压抑、荒凉、无奈之感。这便是此篇散文的“象”,而这“象”中饱含了作者欧阳修内心的深切感受。其时,国家积弊丛生,朝廷奸臣当道,腐朽黑暗,欧阳修虽处高位却难有所作为,甚至屡遭贬谪,正是“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不能”。在此番境遇下,面对“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秋景,其心境自然充满了无尽的凄凉与无奈。这份情感的表达便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了。读者阅读此文时,眼前自然现出萧条的秋景,耳中自然响起凄冷的秋声,心中正如彼时的作者一样,感到一阵寂寞与无奈。作者所经历的事变后人不会经历,作者所忧虑的事后人也不会忧虑,但通过一幅秋景图,后人与作者仿佛同心相连,都能体会到秋的萧瑟,秋的不可抵御,这便是意境的妙用。作者“以我观物”,所描写的秋景皆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这篇散文可谓“有我之境”的典范了。
这种“以我观物”在周敦颐《爱莲说》里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文中直接说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直抒心中对莲的喜爱,而这种爱是有一定局限的。“独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独爱”其“中通外直”,“独爱”其“不蔓不枝”,“独爱”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在这里作者爱的是莲所体现的高贵品格。莲是没有情感的,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是作家的一厢情愿罢了,因此,这种爱不过是其内心向往的外在表现而已。这篇散文不像欧阳修《秋声赋》那样将内心情感直接外现,而是通过爱莲之“品质”曲折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在这里,作者通过对莲及其高贵品质的赞颂创造出令人赞赏向往的特殊意境。这种意境不仅超越了时代,更是超越了文本的局限,促成读者对此的联想与追求。此文虽为“有我之境”,但也达到一定程度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见,“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是有深刻联系的(此点下文具体论述)。
对“以我观物”之“物”的不同理解也必将影响到对散文意境的评价。王国维曾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六》)境界尚且如此,何况于“物”呢?笔者认为,“以我观物”之“物”不仅包括景、物,也应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社会事物。因此,可以实现“有我之境”建构的散文就不局限于写景状物之文,还应包括历史评述、怀亲念旧等文。
历史散文大家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昔西伯拘羡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未完,全文共7400字,当前仅显示259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中文毕业论文:中国古代散文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