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服务/模范/事迹推荐/学习材料/申报材料/>>正文

县脱毒马铃薯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发表时间:2011/3/11 21:14:30

让黄土变成“刮金板”
——记**县脱毒马铃薯开发服务中心主任

马铃薯,是**农民种植的一种传统农作物,分布在太岳山区的沟沟坎坎里。长期以来,它只是广大农民们聊以充饥的食物,产量低,品质差;然而,**的努力,让马铃薯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他为**农民带来的是希望。
一个新的尝试
由于大山的阻隔,科技的落后,**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条件下,家家户户只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而这,也只能解决吃饭生存问题,老百姓种了一年又一年,种了一代又一代,到头来还是难以脱贫致富,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改革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改变乡亲们生存境况,成了**的一大夙愿。
1993年春,**听说一种叫做脱毒马铃薯的新品种在我省培育成苗后,便开始了他的考察学习生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跑**、上大同,上门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6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公斤,平均亩产达5715公斤的典型户,创造了亩产超万斤的新纪录,省农科院和省科技厅专家田间现场称量,高产地块单穴重5斤以上,个别达7.6斤。2002年,中心示范园区脱毒马铃薯示范面积达到2500亩,平均亩产2700公斤以上,比全县平均亩产高出700余公斤,亩均增收 700元,示范园区薯农单马铃薯一项,人均收入突破3000元,从而实现了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为全县农民大面积发展脱毒马铃薯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份艰辛的努力
为了壮大基础实力,真正提高农民收入,**自筹资金150万元建起切断快繁脱毒马铃薯无菌操作室60平方米,建立了微型薯生产温室200平方米,建成了生产网棚20座,能贮存50万公斤种薯窖1座,既改善了基础设施,又加强了种薯生产装备水平。十几年来,**累计引进培育新品种40余个,温室繁育微型薯500万粒,网室繁殖原种50万公斤,繁育一、二级优质种薯1000万公斤,特别是2007年引进培育优良品种,温室繁育微型薯50万粒,网室繁殖原种10万公斤,繁育一、二级优质种薯150万公斤。一、二级种薯繁育基地面积扩大到5000亩,年生产种薯1000万公斤,建立健全了脱毒薯三级繁育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繁育科研能力,形成了完备的薯繁育体系,提高了生产能力。
目前,中心已经能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从接受高寒所的脱毒苗到切断繁殖到网室生产直至扩繁的全过程操作,为脱毒马铃薯区域成果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谈到成功的关键时,**提的最多的就是要始终把科技作为发展的生命力,依托各级科技部门,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科学知识不断更新,技术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位前来参观的上级领导讲道:“**种植的毒马铃薯系列品种栽培在我县的推广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改写了马铃薯生产区老百姓自给自足、品种退化的历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自1997推广脱毒种薯以来,全县的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新品种推广率达到90%以上,平均单产已达2000公斤以上,种植区农户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0余元,涌现出了不少高产村、高产户,脱毒马铃薯已成为我县建设_新农村的一大主导产业。据统计,自97年中心推广脱毒种薯以来,全县马铃薯累计增产5亿公斤,增加产值4亿元,全县50%以上的农户靠种植脱毒马铃薯发了财、致了富,使“土蛋蛋”变成了“香饽饽”,“黄土地”变成了“刮金板”。
一片新的希望
在**的带领下,农民种植户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每年与农户签定订单合同1.3万份,并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上开展一条龙服务,基地生产的种薯和商品薯全部由中心统一收购销售,对质量不合格的商品薯,通过中心无明矾粉丝加工厂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种薯的品质和商品薯的利用率,中心年可转化加工绿色商品薯3000吨,形成了集繁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链。
如今 “早上蒸蛋蛋 ……(未完,全文共2502字,当前仅显示159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脱毒马铃薯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