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读后感/>>正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发表时间:2011/6/29 18:05:44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根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的创作成果,描写了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_,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复杂斗争,揭示了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27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他机智过人,无人能及,就算是聪明绝顶周瑜也望其项背,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也没有蜀国的天下,这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然诸葛亮绝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他的义胆忠心和博大胸怀。当刘备不听诸葛亮劝谏以致兵败,逃回白帝城后病重不起,托孤于他时,虽然刘备和诸葛亮都知道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阿斗,没有什么用,担当不了大事业,但当刘备说“你(指诸葛亮)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如果嗣子(指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能耐,你就可以自己做蜀汉的帝王”。诸葛亮听了哭拜在地,说“臣怎敢不竭尽股肱之力和忠贞之心,一直努力到死呢?”之前和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一再印证了他护主的忠心,他致死都效忠刘备,特别是在他最有机会脱离刘备、自封为王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做,真是忠心可鉴日月。诸葛亮七擒孟获则说明了他胸襟的坦荡,所谓“事不过三”,普通人最多也就三擒三放,我看就了不得了,可孔明能平平静静地擒他七次又放他七次,擒他七次说明诸葛亮非常擅于兵战,放他七次说明诸葛亮的胆识过人,这种胸怀能让仇人折服,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有容乃大,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贯纵诸葛亮的一生,鞠躬尽瘁是他的第三大亮点,凡事他都亲自处理,不假他人之手,这真的是难能可贵,说明他的工作作风扎实,不浮夸,不像现在有的官员,官越做越大,离人民群众就越来越远,见一面都不容易,不要说解决问题了 ……(未完,全文共1200字,当前仅显示76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读《三国演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