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人才/工作总结/>>正文

2004年以来全市人才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11/9/9 9:35:25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2004年2月,我市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确定了“一个高地、三个中心”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6年多来,我市围绕人才发展目标,推出系列的人才政策与举措,着力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社会氛围,精心构筑让人才竞相迸发活力的发展环境,在集聚人才、造就人才、使用人才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
这是人才辈出的六年。到2009年底,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4.33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044人,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结构逐步优化。
这是人尽其才的六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人力资本出资试点,评选表彰突出贡献科技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启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实施“新世纪551人才工程”、评选“首席技师”和“名师名家”、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企业人才工作示范点……一个个人才工作特色品牌,为各类人才在温创业创新、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平台。
这是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六年。
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随着用人“杠杆”的有力撬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8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业创新活力和热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局面;龙湾区扎实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年”活动,着力奏好“引才、用才、留才”三部曲,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苍南县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领人才培养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牵引人才结构调整,努力为当地“后发崛起、全面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坚持创新机制,构筑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人才的成长和集聚,离不开环境的优化。重才更要敬才,为人才提供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发展的空间,是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良方。
六年来,我市各级组织、人事、经贸、科技、财政、教育、卫生、劳动保障等部门以创新为动力,围绕“怎么发现人才,如何凝聚人才,用什么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不断深化人事管理_和工作机制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吸引、激励、使用人才的政策,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聚英家园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温州市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人才政策的优惠力度,一个着眼完善_、创新机制的人才政策体系逐步成型,一条致力于引才、聚才的“绿色通道”逐步畅通。
为鼓励各类人才“激流勇进”,我市制定出台《温州市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07至2010年间市本级共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03亿元,同时加强绩效考核,使人才资金使用更加合理、高效。
进一步改进人才使用方式,健全服务机制。实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试制、岗位管理合同制、人事关系代理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人力资本出资试点工作,探索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分配的有效机制。研究出台人才住房保障政策,通过人才专用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租赁房等方式,多渠道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率_之先在服装、鞋革、泵阀、汽摩配等温州特色行业或支柱产业中开展了职称外延评审工作;率_之先在33个行业协会中设立了人才工作站,人才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流动配置,于2006年9月顺利建成了使用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温州人才大厦(温州人才市场),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人才周五夜市、封闭式洽谈会、行业(专场)招聘会、综合性交流大会等服务项目,为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_活、环境优,才能集聚人才、多出人才。各地纷纷通过借“外脑”、 引“凤凰”、 强载体等措施,吸引人才创业创新。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新园区、留学生创业园为依托,共吸引博士59名、硕士168名、本科660名入园创业或就业,吸引留学人员29名创办留学人员企业25家,总投资金额计7630万元。
瓯海区出台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服务瓯海发展,全力打造多渠道、开放式人才开发体系。
乐清市树立以用为本理念,与省博士后联谊会合作建立“浙江省乐清博士后人才智力开发基地”。先后组织7批150多位专家教授、博士后到乐清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对23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指导。
瑞安市围绕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积极引进产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先后19次组团赴武汉、重庆等城市举办人才招聘会,达成意向近万人,现场落实一千余人,较好满足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平阳县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的有效途径。全县现有高级人才联谊会、在外企业家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社团组织169个,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坚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竞相迸发活力六年来,我市坚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一手抓本土人才培养。通过实施“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开展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开展“教育家培养工程”、“ ……(未完,全文共4366字,当前仅显示220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2004年以来全市人才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