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文化/宣传讲话/>>正文

论文:农村文化建设中_间文化供求失衡分析(以某村为例)

发表时间:2011/11/18 16:15:00

农村文化建设中_间文化供求失衡分析_以山东省L村为个案

农村文化建设是_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还不快,各地发展也不平衡。 因此,了解当前农村的文化生活状况,获悉百姓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发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 从而深刻认清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农村文化缺乏”来概括。 为确切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现状,笔者对山东省L村展开了田野调查。
L村全村面积为0.78平方公里, 地处山东省邹平县南部平原地区,距离县城10公里。 村内共有耕地面积60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亩。 L村属于自然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 全村共有农户272户, 总人口998人,户均人口3.7人。 其中男性人口520人,女性人口478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个体经营为主。 L村是一个城市化色彩比较浓厚的村庄,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

一、L村文化生活现状笔者在调查、总结之后,主要针对L村村民各自的文化生活方式、对文化需求内容和程度,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在调查中,存在一个新奇的现象,就是农村中不同_之间的文化生活状况存在失衡。 具体来讲,不同年龄段_间的文化生活呈现“沙漏形”结构的特点,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6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最大,达到65.5%。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在当地及其附近的村庄,基督教流行甚广,x-教人数非常庞大,主要成员为农村中的老年妇女,也有小部分男性。 这些信徒每周都会有定期的活动。
他们每周都会有三次的学唱《赞美诗》活动,到周末的时候会聚集到附近村庄的教堂内专门接受讲道。
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还会定期举行例会,来自各村的信徒们聚到一起联欢交流。 除了x-教这种活动,村里的老年人还都喜欢打门球、搓麻将等活动。 在与乡镇干部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 镇里几乎每个村庄都专门为老年人建立了门球场、 老年文化活动室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走出家庭,到公共场合锻炼身体、享受生活。
(二)对文化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内容总体而言, 各_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青年人对文化尤其是公共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需求。
他们认为,村、镇几乎没有适合他们娱乐休闲的公共设施,唯一的就是篮球场,并且一个村庄中只有一个,这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他们渴望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活动设施,如健身设施、乒乓球台等。 也有少部分人提出渴望村镇能够建立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图书室等基础文化设施,以方便他们提高技能、增加各方面的知识。 他们认为正是基础文化设施缺少的缘故,大部分年轻人会把时间消遣在无聊的打牌、上网之中。 另外,他们也很希望村镇能够定期组织一些适合他们的交流活动,比如定期举行篮球邀请赛、青年才艺展示等活动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中年人对文化需求最为强烈, 主要体现为对看戏、组织公共活动等方面的需求。 在调查中,不少村民都提及到,他们十分想看戏,也十分想参加村里组织的一些_性公共活动。 他们回忆多年前村民们通过集资、“凑份子”经常看戏剧的热闹场景,至今还心生向往。 至于公共文化活动,村民们也十分渴求。
不少中年人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集体生活被忽视了。 他们渴望原本热闹、痛快的集体生活,希望从公共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相对而言,老年人对于公共文化活动需求较少。
这与当前他们所拥有的文化基础设施齐全、 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有关。 当问到他们是否还对公共文化生活有所要求时, 他们希望村镇能够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艺活动,使他们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精神生活更为充足。
(三)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在三类_中,对农村文化建设满意度最低的是中年_。 青年人和老年人大多持中性看法,他们给予的大多数评价是“还可以”、“还行”,但是仍然希望政府要加强建设。 中年人的文化活动方式最为单一和缺乏,他们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满意度也最低,部分中年人甚至认为, 近几年村镇始终未曾进行过文化建设。 这也正符合本文刚开始提出的“沙漏形”结构的特点。
总而言之,从L村的调查来看,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处于相对复杂的局面。 不同年龄段农民_之间的文化生活存在失衡, 包括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方面的失衡,对文化需求方面的失衡以及对文化建设满意度的失衡,等等。 其中,中年人的文化生活最为贫乏,生活方式较为单调,他们感受不到政府、社会和集体对他们的关怀,因而生活的幸福感也最低。

二、L村文化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造成上述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1. 各_面临的经济状况不同导致文化生活的“沙漏型”结构青年人,在经济方面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他们大多就近在村庄附近或者外出打工, 从事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虽然薪水不高,但是这些工资足以能够维持他们相对不错的生活水平。 一方面,家中还没有小孩, 或者自己的小孩年龄相对较小, 教育花费并不多,这就为他们省去子女教育的费用。 另一方面,家中的父母还都相对健壮,都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不需要他们赡养照顾, 这就为他们节省了大量赡养费用。 因而,他们不必整日为如何提高技能以增加工资而留心学习, 理所当然地将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打牌、上网等休闲娱乐活动上。
中年人,经济压力较大。 他们的经济收入微薄,并且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孩子的教育费用(他们家中大多都有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 仅学生教育支出这一项,就会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拮据。 二是医疗费用,虽然农村推行“新农合”政策,但是看病难、拿药贵的难题依然困扰着他们。
这两方面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窘迫。
这两方面也被农民自身看做是压在他们身上的两座“大山”。
为生计所迫,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赶时间,千方百计地多挣钱,因而他们闲暇时间自然较少。
况且仅有的空闲时间他们也都用在了休息上, 以便为明天的工作积蓄体力。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讲,他们由于经济压力而无暇顾及自身的文化生活。 然而,无暇顾及并不代表自身不存在需求, 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需求使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文化活动放松身心。
老年人, 在经济方面已经没有压力或者压力较小。 他们大都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由家中的子女负责赡养。 经济方面的无忧, 使他们有充足的闲暇时间。 因此,老年人很自然地聚到了公共场合,参加诸多娱 ……(未完,全文共7695字,当前仅显示270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农村文化建设中_间文化供求失衡分析(以某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