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改革/改革开放/季度半年/科学发展/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法的发展与展望探讨

发表时间:2011/12/8 22:25:2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法的发展与展望探讨

概述
相对于民法、商法等法律部门来说,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发展起来至今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如果说民法、商法是正精力充沛的青年,那么经济法只能比作个婴幼儿,正待茁壮成长。现代经济法是市场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首先在经济发展较早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兴起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我国,经济法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其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兴起,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而繁荣发展。我国经济法的发展是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与改革开放一同经历了艰辛和波折,也一同见证了辉煌与成功。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经济法发展的30年。

二、世界各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经济法是19世纪在_资本主义发展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在_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自然秩序”,完全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政府是“守夜人”的角色,其作用仅限于维持法律与秩序,承担最低限度的保障作用。
然而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完全_市场经济_。资本主义也意识到光靠市场的_竞争来推动经济发展已然行不通,迫切需要国家公权力对经济的干预与介入。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7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乱反正,提出一条正确的政策方针路线。1978年,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次讨论充分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快了拨乱反正的步伐,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l4在此基础上,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_全会召开。这次大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道方针,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提出了对国家经济进行“认真的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探索经济建设新道路。
于是“拔乱反正”和十一届_全会的召开构成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大背景。为了不重蹈“文化大ge min”无法无天的覆辙,更好的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倒,国家迫切需要经济立法稳定经济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所需的政治环境。

2、经济法产生的经济背景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_。一切经济活动都统一在政府的计划之下,市场毫无活力可言,市场主体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国民经济一片死气沉沉景象。
十一届_全会后,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转移,兴起一系列经济改革:以国家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单一公有制经济逐步转变为公有制为主导,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名义上按劳分配、实质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向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转变,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内外贸易结构等多方面的严重失衡_5】等。农村开始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扩展到企业、各行业以至地方财政。这一系列的经济改革需要经济法律的支撑。而且,当国家逐步向外开放后,面对外资的涌入和西方先进管理制度、截然不同的文化的冲击,也急需经济法律为手段维护我国的经济基础与市场秩序。

3、强心剂——经济法名称的提出
1978年7月,胡乔木在_的一次会议上作题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言,发言中提出,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工作,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和各种利益关系,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并且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办法处理。”“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经济立法,并在_人民中间进行深入的宣传,还要有认真的严格的经济司法机关,对一切违反这些法律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的法律处理。”在这篇文章中,胡乔木最早提出了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引起了法学界的重视。
1978年12月13日,_同志在_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_同志在强调法制原则的同时,专门阐述了制定有关经济法规调整经济关系的思想。他说“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有法律的形式来确定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在这里,虽然并没有言明经济法,但这里所讲的工厂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国家和企业关系的法律等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
1979年,叶剑英在接见记者和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以2J,..1980年彭真在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分别使用了“经济法规”、“经济法”等字眼。
胡乔木、_、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建立经济法的意向,无疑对中国经济法的萌芽和产生注入了一股强心剂,推动了我国经济法的产生。

4、经济法产生的体现
为加强经济立法工作,1981年8月,_成立了经济法规研究中心,有关部委、一些省级政府相继建立经济立法机构。
在这一切条件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立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与此相关的法律便产生了,1979年通过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在1980年出台。
《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1979年)、《_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1年)等改革开放时期的首批经济性法律法规先后出台。1982年宪法颁布后,有1986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未完,全文共9012字,当前仅显示246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法的发展与展望探讨》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