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科技/调研报告/>>正文

论文:注重技艺研究 提高农水水平

发表时间:2012/1/13 21:25:54
目录/提纲:……
一、围绕防洪安全,开展效益防洪系列技术研究
一是科学联并圩口
二是合理确定圩堤建设标准
三是实施涵闸技术改造
四是分区确定农田排涝模数
二、围绕基本农水,深入研究农田水利建设模式
一是围绕农民温饱问题,开展了旱涝保丰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治理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
三、围绕灌区节水,着力研究现代化节水生态型灌区建设
一是优化渠道设计
二是美化建筑物造型
二是注重线条美,使之方圆结合三是注重色彩美,使之靓丽注目
三是靓化水利环境
四是信息化管理用水
四、围绕工程配套,注重“三化”系列技艺研究
一是田间灌排建筑物多样化
二是支斗渠首闸门精细化
三是桥梁工艺化
五、围绕“碧水之乡”,探索研究河道生态工程建设
一是工程措施
二是管理措施
三是生物措施
……
注重技艺研究 提高农水水平

摘 要:农村水利的特点是面广量大,内容繁复。现代农水工作水平如何,除了政策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发展思路、建设模式、设计思想、施工工艺、管理手段等诸方面。高邮市农水工作从防洪排水到灌溉节水,从河道碧水到生态护水等方面,坚持依靠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作支撑,农水工作水平正处于不断提升的态势。
关键词: 农水 模式 生态 科学 技术 艺术

高邮市地处淮河下游,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境内有3条流域性水系,即淮河入江水道、京杭大运河和三阳河。根据水利地势,全市又分为三类地区,有缓坡丘陵区、自流灌区和低洼圩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势复杂,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出现,而且灾害频率愈来愈高,程度愈来愈重,损失愈来愈大,规律也愈来愈无序,抗灾斗争防不胜防,所有这些决定了水利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加快发展农村水利,实现科学治水、文化治水,提高农村水利建设水平,必须注重水利科学技术与水利文化艺术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高邮市坚持“科技创新治水,文化艺术兴水”的工作思路,以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支撑农水,提升农水,发展农水,农村水利建设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
一、 围绕防洪安全,开展效益防洪系列技术研究
防洪保安是水利建设的永恒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6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在基本农水工程建设的历程中,采取:
一是围绕农民温饱问题,开展了旱涝保丰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治理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主要是以沟渠标准化,建筑物装配化,条田林园化的农田“三化”建设。农田水系实现“三分一控”,即高低分开、水旱分开、灌排分开,控制地下水位。
二是围绕资源节约问题,开展了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建设标准,优化水系布局,适应劳动力转移的农田治理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田间工程初步实现了“三节一便”,即节省配套、节省土地、节省用水,方便机械化作业。以马棚陈桥示范区为例,农田从“灌排降”等水系规划布局入手,灌溉四级改二级,短田改长田,宽田改窄田,土渠变砼渠,同时,配套新型田间建筑物,布局农田林网,节水效益显著,示范效应突出。
三是围绕环境水利问题,开展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的农田水利建设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其治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三保一防”,即保护水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其治理的范围也从狭义的农田内部治理扩展为广义的农田区域治理。目前,汉留联谊河、司徒耿严河等河道两岸区域性规模化的水环境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果。
三、围绕灌区节水,着力研究现代化节水生态型灌区建设
引京杭大运河自流灌溉的高邮灌区,耕地面积63万亩,属国家大型灌区。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在改造中,高邮市坚持“安全工程、效益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的建设理念,在灌区高效节水,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等节水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
一是优化渠道设计。渠道改造目的是为了高效行水,快速行水,生态平衡,环境美观。高邮灌区渠道在改造中,已从单纯工程化砼化,走向生态化人文化。在衬砌方式上,采取主行水区间断护砌,护坡不护底,种树又种草,让生物可繁衍、可逃逸,让人群可观赏、可垂钓;在线路走向上,采取曲直相兼,顺流而为,充分展示渠道水流流线美动态美的自然魅力和艺术效果;在断面设计上,坡式与台式相结合,单坡与复式相结合,陡坡与缓坡相结合,因渠而设,自成风格;在工艺应用上,现浇与衬砌相结合,砼板块与透水砖块相结合,毛面与光面相结合,网格与裸铺相结合,减糙透气,方便适用。
二是美化建筑物造型。干渠节制闸、支渠分水闸、灌区办公管理房等所有管理设施在改造设计中,一是注重造型美,使之错落有致;二是注重线条美,使之方圆结合;三是注重色彩美,使之靓丽注目。彻底改变了过去“粗大笨”的火柴盒式的形象。使水利建筑的设计具备文化艺术品格。
三是靓化水利环境。本着“每改造一条渠道都成为一道风景,每改造一座建筑物都成为一个靓点”的要求,在做好水工建筑的同时,主动配合地方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改善交通相结合,努力使灌区改造为城乡人居营造碧水长流、绿树常青的和谐环境。
四是信息化管理用水。高邮灌区是水利部确定的_首批信息化建设试点灌区之一。灌区在实施节水工程改造的同时,实施用水管理的制度改革。在用水管理上,研究与推广了“集水期灌”的用水灌溉模式,形成了专家决策调度水量的技术模型,管理上实现了程序化,简约化,效益上实现了最大化,最优化。为改变频繁的人工调度与计算以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从03年开始,实施了部分信息化基础工程。高邮灌区在信息化建设思路上采取突出重点,分类设计,逐步到位的做法;在实施策略上,对于典型区位,实现既能采集测报,又能远程监视,既能远程遥控,又能适时调度。对于一般区位,实行人机结合,只测不监,只报不控;在功能设置上,水量调度应用专家决策系统,工程数据库利用多媒体音像解说,信息采集实现远程传输。目前,初步建成了高邮灌区信息化中心,基本实现了水情自动采集,水闸自动控制,水量智能调度,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在灌区信息化管理上,初步探索出既实用又现代,既经济又科学的经验成果。
目前,灌区从作物节水灌溉到田间治理与配套,从工程设计施工到水量调度与配置,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用水品质监测与处理,从工程用水管理等业务管理到灌区管理_创新等等,探索出了许多技术成果。所有这些,正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开展灌区节水改造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工作,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研究任务。
四、围绕工程配套,注重“三化”系列技艺研究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新工艺的不断改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给农田水利建筑物技术革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高邮市近年来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了课题研究。
一是田间灌排建筑物多样化。田间建筑物在装配化的基础上,灌 ……(未完,全文共4816字,当前仅显示243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注重技艺研究 提高农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