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模范/事迹推荐/学习材料/申报材料/>>正文

农科所范永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发表时间:2012/7/30 21:31:55

农科所范永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区农科所党委

范永红,男,现年47岁,中_员,_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和“322”重点人才、涪陵首届科技拔尖人才和“十大”杰出青年,涪陵区第二届先进工作者。现任推广研究员、涪陵农科所榨菜研究室主任。该同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28年来扎根农业科研第一线,先后主持(研)完成国家、市省部、地(区)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获国家、市、区成果奖9项,其中,市一等奖1项、省部二等奖4项、区特等奖1项、区一等奖2项、厅三等奖1项;育成榨菜新品种7个;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著2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了近6亿元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具重庆特色的 “涪陵榨菜”这一著名传统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矢志不渝写华章
榨菜是重庆特别是涪陵的主要经济作物。长期以来,是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4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瘤状茎膨大相关的功能基因研究及应用”和国家科技(农业)部项目“重庆优势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高产抗病杂交榨菜新品种涪杂3号示范推广”、“三峡库区鲜榨菜杂交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并与市农科院和四川农科院合作,分别开展了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芥菜遗传资源ALFP分子标记分类及_种质构建”、“茎瘤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杂种优势研究”、《中国芥菜品种标准指南》和《榨菜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等,着力进一步解决榨菜生产、加工中的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同时,在他的指导下,近年来还利用芥菜种质资源优势,开展了大头菜、棒菜、宽柄芥、抱子芥的育种和青菜头贮藏保鲜研究工作,以期为西南地区、华中、乃至_芥菜类蔬菜生产作出新的贡献。
他所取得的每一项研究成果,均获得了成果鉴定专家或国内外同行的“居国内外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属首次发表”等高度评价,这也是对他不懈追求榨菜科研的肯定。
艰难困苦显本色
在他所取得的成绩背后,是他用克服困难的勇气演绎的一个又个感人的故事。
一次,他带领课题组的同志,在试验地完成所有榨菜株系的杂交工作后,隔离纸袋却被一夜狂风吹掉,造成了花粉的生物学混杂,夏繁彻底失败,他鼓励大家要不怕困难。又一次,他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历经30多天田间酷热的艰辛,完成了900多个榨菜株系近6000次的人工杂交授粉等工作,却遭遇接下来的连绵阴雨,造成植株断尖,夏繁又告失败,育种进程被迫延缓,他还是用乐观的精神鼓励大家。28年来,他历经了因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手段落后给科研造成的重重困难,但他说:“多吃点苦,总会有好的结果”。
正是这种吃苦精神,使他迈过了家庭生活中一道道艰难的门坎。长期以来,他的工作在乡下、在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又加上夫妇分居,他对家庭的照顾微乎其微。尤其是,他对女儿总有一种深深的愧意。由于妻子也在异地的乡下工作,无法照顾孩子,他把孩子从小就寄住在别人家里读书。孩子从初中起,不是自己做饭,就是在街上的饭馆“打游击”。多年来,他没有在家过上一个团圆的春节,因为此时,他正往返在各试验点记录数据,收获试验材料,不仅从事脑力劳动,还为了节约试验费用从事肩挑背磨的体力劳动。女儿对他的评价是半埋怨半骄傲地说“我爸爸工作太忙”,妻子则说得更加形象:“干工作不要老命”。
身体力行传技术
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他更是以饱满的热忱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积极投入到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中。每年的榨菜种子繁制种,他都要带领他的团队不分白昼及节假日,也不畏日晒雨淋,深入到各基地,穿梭于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农民怎么播种、移栽、除杂及收获等。特别是他三年努力实现了榨菜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率先突破,使“涪杂”系列杂交种在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由希望变成了现实。
2008年以来,作为涪陵区发展早市青菜头生产的技术负责人,不但日夜辛劳,拟定技术宣传培训资料,而且每年都身体力行地到生产第一线,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和技术监督检查,使涪陵早市青菜头生产实现了“年年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也为“涪陵榨菜”开辟了一条发展新路。如今,“涪陵青菜头”正以“重庆第一蔬菜品牌”的身份进入_各大中城市和市民的餐桌。
甘为人梯育桃李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科技人员,范永红对本单位的人才充满了忧患意识。面对自己所处单位人才断层现实,他在尽心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青年 ……(未完,全文共2859字,当前仅显示181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农科所范永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