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社会实践/科技/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正文

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风险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2/9/5 21:49:53


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风险的研究

1绪论在绪论中,围绕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的原因与意义、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这几方面来论述,为下文的论述作一些概括性的铺垫。

1.1研究背景与现状
研究背景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许多人因此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与迷信,以为人定胜天,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荒漠化、热带雨林加速消失、臭氧空洞扩大、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风险研究的主题扩展到了生物技术领域,对风险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参与讨论和研究主体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人员,如专家、工业界人士、管理人员、国家、协会和广泛的社会成员。问题研究也主要是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反思现代化、集体责任和生态公民身份的框架内展开。这一时期也就是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全球风险社会,随着风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开始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即科技风险也展开了研究‘.2研究现状中国对于风险及风险社会理论的探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是对西方风险及风险社会理论的引入和对国内社会具体领域风险治理的探讨。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其它领域的探讨才刚刚起步。
首先,当前对风险社会的研究以译介为主。主要翻译和介绍当代西方在风险(社会)理论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学者及其著作。重要的译著有:乌尔里希·贝克等著、路国林译的《_与资本主义》、乌尔里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王学东、柴方国等译的《全球化与政治》和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贝克的《风险社会》等;主要的译文有:乌尔里希·贝克著、都卫东编译的《风险社会再思考》、斯科特·拉什著、王武龙编译的《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乌尔里希·贝克著、王武龙编译的《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沃特·阿赫特贝格著、周战超编译的《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等。
其次,当前对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为主。中国最早关于风险理论的探讨起源于经济学领域,主要是关于投资风险、金融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既分析这些领域风险的表现,也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方法。在中国,社会学界也从不同层面研究了风险及风险社会。有的学者从社会转型和_转轨角度研究中国当前社会风险的出现及其治理:也有的学者从信息化、网络化角度研究网络社会风险的表征、防范和控制;还有的学者从制度层面特别是从政府治理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同时,有的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下进行风险治理的不同形式,特别是提出了“复合治理”的理论。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伦理学、哲学等角度研究风险社会。①以上两点是中国目前风险研究的特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科技风险的研究才方兴未艾,对其它风险的全方位的研究,既为科技风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前提,又为科技风险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的平台。相关的研究著作有:波拉克的《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J·T·哈代的《科学、技术和环境》、刘大椿的《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肖峰的《高科技时代的人文忧思》等;相关的研究论文有:张黎夫的《时间之矢与科技风险》、肖永康的《论科技风险与科技伦理建设》、马缨的《科技发展与科技风险管理》、何继业、张小飞的《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及伦理风险》、费多益的《科技风险的社会接纳》等。

1.2研究的原因与意义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把风险区分为外部风险和人为制造的风险两种,前者是指“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自然的不确定性和固定性所带来的风险”②,如地震、洪水等;后者是指“我们在以一种反思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行动框架中要积极面对的风险,”③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④,如核泄漏、全球变暖等。
在当代社会,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外部风险,而对人为制造的风险则关注很少;科技风险作为人为制造的风险之一,人们关注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忽略。
.2.1研究的原因首先,人们的科技风险意识淡薄。积极成熟的风险意识有助于风险的规避,消极简单化的风险意识不仅不利于应对,反而会加剧风险后果。中国人口众多,人们在收入、职业、阶层、教育、地域、文化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288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素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地对主体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它往往表现为一次博弈中的期望目标和实际状况之间的相反的差异。如果行为按照预设的目标进行并最终安全地实现,那么就无所谓风险;同时,现实化了的风险也已经不是风险,而是灾难。安东尼·吉登斯认为,“风险这个概念与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概念是分不开的”,“风险指的是在与将来可能性关系中被评价的危险程度”。②风险的特征
2.1.2.1不确定性
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根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在社会实践中,它总是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决策密切相关的,只要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客观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也会制约着人们的决策的精确度。所以,决策的可能结果不可能是唯一的,必定存在不确定性。一般来说,人们对客观条件及其变化的认识越深刻、全面,就越能减少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就越小;反之,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风险就越大。

2.1.2.2危害性
风险表征的是可能出现的坏的或不利的后果,对于承受风险的主体来说,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首先,从风险结果的各种表现形式诸如损失、失败等,对遭受风险的主体来说,是极为有害的,它会毁掉、阻碍或削弱主体的发展。其次,由于风险预示着遭受损失、不利的可能,使很多人在重大的选择、重要的决策面前趋于保守或“求稳”,因为他们担心,一旦遭受失败,难以承担责任或损失。这种选择和决策的结果却又造成了可能是更大、更可怕的危害,也就是失掉获得重大发展的机遇,在“求稳”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掉。这在企业的创新活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企业强劲发展离不开创新,但由于创新可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使许多企业的生产者不敢涉足,特别是对那些成本较高的创新更是不敢涉足,从而使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被淘汰掉,世界上的企业的发展趋势一直是,大批的企业不断衰败、被淘汰,而随之而来的是大批新企业的兴起,衰败的企业大都与风险的阻碍密切相关。

2.1.2.3客观性
风险存在着可能、概率和不确定性等,这不同于人们的主观预期,也不是人们在认识中附加给它的主观成分,而是事物客观关系在人们认识中的主观反映,是对事物固有属性的揭示,因而具有不容否认的客观根据。人为的因素、主观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损失,恰好从反面说明了风险的客观性,因为人们只有认识风险,才能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避免或减少损失。反之,就会茫然无措地遭受风险损失。承认了风险的客观性,也就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为人们科学预测、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可能性。

2.1.2.4机遇相关性
风险现象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两面性,机遇相关性就隐藏在“遭受损失或失败的可能性、概率、不确定性”的后面。因为,既然风险并不等于实际发生的损失,而只是可能,那么,如果风险损失最后不出现,就意味着人们的决策及其实践活动的结果获得了预期的成功。所以,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机遇。古人常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对风险的机遇相关性的最好的说明。①
2.2风险社会的主要研究理论

2.2.1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理论是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整体转型的宏观层面研究风险问题的最富有号召力、_力的理论,在对许多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中,被作为认识论前提,也是引发争议最多的风险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和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
乌尔希里·贝克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随后又发表了《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学》、《全球风险社会》等著作,形成了他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以反思现代化为视角,沿着风险分配的逻辑、个体化法则、科学和政治的衰微这三条路线展开,其风险理论在西方社会影响最大。1992年,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把“风险社会”定义为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具有普遍的人为不确定原则的特征,他们承担着现存社会结构、_和社会关系向着更加复杂、更加偶然和更易分裂的社团组织转型的重任。贝克把风险社会看作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后果。那么,什么是“自反性现代化”?贝克作了独到的解释:所谓自反性现代化是“指创造地(自我)毁灭整个一个时代—工业社会—的可能性。这种创造性毁灭的对象不是西方现代化革命,也不是西方现代化的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胜利成果。”①贝克进一步指出,风险社会的产生,是“由于工业社会的自信(众人一心赞同进步或生态影响和危险的抽象化)主导着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和制度的思想和行动。风险社会不是政治争论中的可以选择或拒斥的选项。它出现在对其自身的影响和威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自主性现代化过程的延续中。”②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把风险区分为外部风险和人为制造的风险两种,前者是指“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自然的不确定性和固定性所带来的风险”③,如地震、洪水等;后者是指“我们在以一种反思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行动框架中要积极面对的风险,”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如核泄漏、全球变暖等。
吉登斯进一步分析了人为制造的风险的特点:“一是人为风险是启蒙运动引发的发展所导致的,是‘现代制度长期成熟的结果’,是人类对社会条件和自然干预的结果;二是其发展以及影响更加无法预测,‘无法用旧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它们也不符合启蒙运动开列的知识越多,控制越强的药方’;三是其中的‘后果严重的风险’是全球性的,可以影响到全球几乎每一个人,甚至人类整体的存在。”安东尼·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制造的风险。
安东尼·吉登斯又从制度结构层面对风险社会的产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现代化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把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这种联系,因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脆弱。这“意味着我们被迫以一种更为反思的方式生活,去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不确定的未来”。
.2风险文化理论风险文化理论源于对礼仪裹读行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它比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要早,在风险社会理论风靡理论界后,它又在新的理论基础上以风险社会理论的批评者的姿态出现。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斯科特·拉什通过对康德有关审美判断思想的阐释,强调现代性的文化审美维度较之于其理性认知维度的重要性,进一步以“风险文化”思想来取代“风险社会”概念及其理论。
拉什认为,贝克和吉登斯属于制度主义者,他们将风险界定在一个由制度性的结构所支撑的风险社会中,这个风险社会是规范有序的,而且还呈现出一种垂直结构,有一定的等级秩序,是以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为基础的,“风险社会概念的问题不在于其过于现代了,而在于它还不够现代”①。与风险社会相反,风险文化是混乱无序的,呈现出一种横向水平分布的无结构状态,并且是以关注社会公共事物为基础的,它依存于非制度性的和反制度性的社会状态之中,其传播不是依靠程序性的规则和规范,而是依靠实质意义上的价值。在拉什看来,当今时代正是风险文化浮现的时代,“风险文化将成为取代‘制度性社会’的一种实际存在形式,风险文化将会_蔓延到所有的不确定领域”②。拉什宣称:我们“要向风险社会说再见了,风险社会的时代终将过去,而且风险社会现在可以说正在走向衰落。在风险社会之后,我们将要迎来的是风险文化的时代……动辄就涉及全人类生存安全的各种风险将是未来风险文化时代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③拉什认为,在风险文化时代,对社会成员的治理方式不是依靠法规条例,而是靠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理念和信念,因为风险文化中的社会成员宁可要平等意义上的混乱和无序状态,也不要等级森严的定式和秩序。风险文化中的不确定的准社会成员可能是一盘散沙式的集合体,并且他们是不太关心自身的实际利益的,他们只是对美好的生活抱有幻想和期望。风险文化与其说是以被认识的事物为基础,不如说是基于美学意义上的自省与反思,风险文化正是对风险社会的自省与反思。如果说风险社会理论把风险看作现代性制度自反的产物,试图以创造新的制度来超越和化解风险,风险文化理论则把现代性文化内部不同的文化类型看作风险的根源,认为通过认知性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建设来应对风险不过是市场个人主义的虚妄,制度在现代性的进展和转变中正变得具有文化性,因而只有反思性社群的风险感知和文化信念才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2.2.3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
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尼格拉斯.卢曼以其社会系统理论和复杂性理论为基础阐释风险问题的主流理论之一。卢曼指出,对风险主题的讨论只能在现代性理论的框架内展开,而他的现代性理论的_思想是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复杂性自我指涉系统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复杂性和功能分化是现代社会的结构性特质,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是自我指涉的子系统不断分化出来的过程,系统分化是为了减少复杂性但同时又增加了复杂性。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功能不断分化的“自我指涉”系统,自我指涉即自我再生,它依靠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生产出另外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系统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再生的功能使其既在与环境的作用中保持开放性,又能抗拒外界干扰的影响而产生自身的秩序。这样,现代社会就不能再被理解为人的行动的产物,而只能被理解为自我指涉的系统的构成物,系统的自我指涉性和不断变换的复杂性使整个社会成为偶然性的、假设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所谓现代社会是一个“有风险的”社会就是指一个充满复杂性和偶变性的社会系统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在卢曼看来,时间上的偶然性促生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面对因时间维度的加入而倍增的不确定性,人们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法律系统的“规范”和经济系统的“稀缺”曾经是应对不确定性、限制时间的形式,但它们的联合已不能为20世纪晚期以来的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方案,它们也不再成为社会结构的支配者。“风险”就是作为一种新的时间限制形式出现的,是一种“偶然性模式”,它“导致了社会结构中分配的习惯和敏感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①风险不只是一个客体、真实的事情或一个事实,它也是一种感觉或理解的形式,它所关注的就是时间维度和社会维度、未来和社会之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关系,尤其关注风险运行的社会结构形式。风险问题分散在不同的“自我指涉的”功能系统中,由于现代性的进展使这样的系统不断从社会生活的整体中分离出来,因而风险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和解决。我们生活在一个除了冒险别无选择的风险社会中,这是一个已经无法确定权威在社会中的位置的社会,是一个自我观察、自我描述的社会,没有人能够要求得到关于未来的知识,也不能得到改变未来的能力,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冒着风险决策的方式体验着未来,“社会向一个未知的未来进化着,而将已完成的抛在了脑后”②。由于把风险看作不断分化出复杂自系统的现代性的伴随物,把设定差异的偶然性观察看作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卢曼关于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就蒙上了浓厚的不可知论色彩。①
2.2.4风险规制理论
风险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如何规避风险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关于风险规制的理论也应运而生。除了风险社会理论、风险文化和风险复杂系统理论外,法国的政府至上原则也可以看作是重要的一个理论流派。然而,我们不把它当作主流理论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理论更强调从实证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范围内。因此,这种理论在环境问题上的影响不是很大。它主要是具体地应用于问题研究,如风险规制问题、风险社会中的规制国家等。站在当代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仍然局限于新_主义政治学和政策范围内,它在生态风险问题领域中要想突出出来,还必须将其只关注政府和专家的视野扩大到社会运动和公共领域,扩大到从20世纪50年代起兴起的风险争论。
风险规制可以定义为政府干预市场或社会,从而控制潜在的不利后果。风险规制理论就是描述、比较、研究和解释国家处理风险的方式变化,以便有效地规避风险尽可能地改善或补充风险管理方法与机制。风险规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在风险领域,市场不能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出现所谓的“市场失效”。由此,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这种干预已经超越了经济领域的问题范围.不同类型的风险需要不同的具体现制政策和方法,所以风险规制理论需要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分析。研究这一理论的学者很多,主要有克里斯多佛.胡德、亨利·罗特斯泰因等。事实上,所有研究风险理论的学者,无论其研究重点是什么,都必然会涉及到风险规制问题.我们把风险规制单独列出来,作为一种理论,主要是考虑到关于风险规制问题的理论在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②
2.3风险社会与科技风险的关系

2.3.1科技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2.3.1.1科技风险的内涵
与风险的内涵相似,科技风险内涵也是具有多维度的,如从社会学角度来定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和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使得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可能的危害而形成的风险,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的“科技风险”。它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它源于人们的重大决策,并且是由现代社会整个专家组织、经济集团或政治派别权衡利弊得失后所做出的决策。
经济学上也有科技风险的定义:科技风险是指科研开发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科研开发者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科研开发项目失败、中止、达不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能性。最终表现为项目的失败、中止、撤消、延期或与预期目标不符。科技风险在时序上由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所构成:(l)科技研发风险,指从技术开发、立项到形成实验室成果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风险。(2)成果转化风险,指成果从实验到形成批量生产阶段所存在的风险。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即市场风险,它是指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的可能性。(3)市场应用风险,指新产品进入市场后所存在的风险。科技在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也有风险。如通过网络进行诈骗,通过电脑手段窃取别人的信用卡密码盗取钱财,利用电脑破坏安全系统行窃等高科技犯罪而引起的财产所有者的风险;利用网络搜集他人的隐私并在网络上散布从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而引起的网络拥有者或使用者所面临风险;通过网络签订的商务合同在执行中出现纠纷以及其法律效力等新风险。

2.3.1.2科技风险的特征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与传统风险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首先,现代科技的风险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科技进步大大拓展了人类的己知领域,但每一次向未知领域的迈进反过来又扩大了未知领域的范围。转基因、纳米技术、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虽然进一步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但这些新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风险却深远而复杂,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能给予确定的答案。与此同时,现代社会自身的复杂性更增加了对风险进行把握和有效防范的难度。

第二,现代科技带来的危害更大。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意味着自身受到伤害的危险增大。传统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大多只能给有限的直接接触的敌人造成伤害,现代科技研制出的原子弹却可能使成千 ……(未完,全文共45069字,当前仅显示810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风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