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正文

我是这样在同伴帮助下研究解决问题的演示稿

发表时间:2012/10/26 14:50:57

我是这样在同伴帮助下研究解决问题的演示稿

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ppt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2009年10月13日,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计算课《10以内数的减法》虽然我在课上为了增强课的趣味性设计了让学生讲数学故事的环节,但是学生的兴趣没有持久,特别是到了课的后半部分,一部分学生的精力明显不集中,影响了课堂效果。
共识:虽然孩子们刚入学一个多月,各种习惯养成还有待加强,但是入学时间短不能成为学生“坐不住”的真正理由,关键是教师的课堂环节设计是不是激发了学生的真正兴趣,是不是让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
原因:多年的中高年级教学已经让自己形成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8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张校长认为我在练习量不够时临时加的题太随意。可是这个问题太宽泛,没有针对性,不适合于作问题研究。若真的缺乏教学机智,那也不是短时间的研讨就能解决了的。
我校一年级组研讨交流一年级教研组长王莹说:“是不是对学生不敢放手的问题?”又补充,“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既然是大家共同的问题,何况又是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要谈放手确实不容易,那这个问题就不是我要找的那个问题。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昼夜彷徨。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只有自己从深处剖析自己,才可能找到那个真的问题所在。
随着反思的深入,我反而越来越认同了王莹的看法。
我不断反问自己:
为什么入学以来,几乎每个情境图从不让孩子随意提问,每次都是在自己有目的的引导下引出需要的问题?为什么在根据情境图讲10以内加减法(包括本节课)时,改变教材设计意图,不从提问题入手,而是从讲数学故事入手直接让孩子叙述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从而自然引出算式和结果?这样做诚然避开了教材难点顺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会新知更有可能,可是是不是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想到,为什么做课堂作业时,自己从来不敢让这些刚刚学会拿笔的孩子自己独立在方格本上写数字和刚学到的算式,都是用实物投影自己先做示范,每一笔每一划写在什么位置都要严格强调,然后让孩子作仿写,开学快2个月了仍是如此?远远地我又想起2008年5月,我在科研协作组研讨时执教研讨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后科研部领导对我课中肯的评价中有一句:“本节课教师思维体现明显,却忽视了学生思维。”“教师思维体现明显”,也就是说学生的自主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可当时我们的研究主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什么我的牵引却如此强势?联想此彼,反思自己:是不是这么多年来在数学课堂上,即使在进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小课题研究的最近几年,自己一直也从来没有对学生真正放手?看来,“过多牵制学生,不敢真正放手”确实是我的教学症结所在。
这个问题分明是我在现阶段遇到的急需要解决的真问题,这节研讨课学生精力分散的原因确实是因这个而起。第一次教一年级,要想短时间内被一年级的孩子所认可,要想课堂教学真的有效,尽快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课堂教学过于理性,不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难道不是真问题吗?真的要放弃?我决定:先解决问题“课堂教学过于理性,不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至于 “过多牵制学生,不敢真正放手”这个问题,因为关系到自己多年教学习惯的问题,可能已经根深蒂固,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尤其是在以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中逐步修正。
接下来,有了研究目的我先是到常年教低年级的老师课堂里去听课学习其长处,并几次与王学老师在电话里沟通交流,征求她的意见和建议,在日常备课时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同时试着改变自己的举止表情,让自己在课堂里“活”起来。自己的手势适当放大一些,自己的表情适度夸张一些,自己的语气更加抑扬缓急一些,使自己的举止表情 ……(未完,全文共3251字,当前仅显示164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我是这样在同伴帮助下研究解决问题的演示稿》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