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正文

中国诗词中的“似曾相识”

发表时间:2013/1/27 16:34:39

中国诗词中的“似曾相识”

我不知道大家读诗时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放眼望去,尽是春花秋月碧水青山,展卷看来,不免宦游闺怨冶游离别。风、花、雪、月、字字血、声声泪、处处断肠,我们似乎总能沿溯着诗的河流,在不同的时空找到相似的身影。
被重复使用过的意象,总能使人的思路延宕到前人吟咏过的诗句。它们已被反复描摹,内涵饱满、丰富而蕴藉着细腻复杂的感情,它的运用能在读者与作者的情感间形成更多的触点。在言短意长风流蕴藉的诗中,我们常常能找到很多这样的意象。典故也是如此。
就我有限所读看来,善于用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9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成深挚,故辛弃疾“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
又如《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与《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全篇是对前人文句的剪切粘贴,却别有生趣,自抒胸臆,不落窠臼。
用典用事用替字,有时会造成一种“隐”的效果,不即不离,若隐若现,幽然深邃,当细心玩索之时,灵魂忽然与古人相接,其中深意在面前豁然展开,便觉别有洞天。“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话‘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提出用典应无迹可寻。此论倒未必然,但用前人之言应恰到好处,契合诗意。
妄用前人已有的成果,往往会陷入晦涩艰深,或者就显得呆板和滥俗。沈义父《乐府指迷》中提到的:“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历来为词家所诟病。王国维也曾批评诗词中替代字泛滥的现象:“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词难以计数,往往会出现相似之作。偶合、借用、效仿、点化……比比皆是。例如,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样景似而情非的偶合之作。有提到诗中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之类)各有出处的。借鉴前人诗句做法却青出于蓝或者相映成趣的不少见。比如说: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一句诗引发了后来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王实甫等人的仿效。诗句各有优劣,而作法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暧昧联系。便是壬禹偁的“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与杜甫“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虽只是偶合,也给人一种恍惚相似的感觉。
然而诗人作诗词客填词,各各立意总有些许不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往往意识上认知了他们的不同,情感上又接通了相似,使我们能够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微妙感觉中被这种反复酝酿的醇厚之感熏得 ……(未完,全文共1738字,当前仅显示110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中国诗词中的“似曾相识”》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