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学校/毕业论文/文教论文/读后感/>>正文

课程论文:阅读《周易译注》有感

发表时间:2013/5/21 15:06:51

课程论文:阅读《周易译注》有感

通日月之变,明宇宙之理
——阅读《周易译注》有感

内容提要:
《周易译著》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了解《周易》这部中华经典的窗口。起源于卜筮之书,一切事物都被抽象成卦,暗示各不相同的哲理意义,揭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事理特征及变化规律。体现了矛盾对立的观念,进而引申出发展变化的观念,对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周易包罗万象,几乎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周易哲学影响了古代科学的发展,对现代科学有启发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人对语言成熟的驾驭能力。我们重要的任务是为《周易》寻找适应现代社会的意义,让这部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起源,卦象,哲学,语言,意义
生为中国人,我们自小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染,“阴阳”是这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幼的我们从祖辈语重心长的叮嘱中,从中医深刻睿智的病因推理中,早已对阴阳学说有了一些体会,但却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周易译注》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使我们得以窥探这个神秘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8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一切变化万端、纷纭复杂的事物,都有了归属,分为阴阳两大类。八卦或六十四卦都以阴阳两爻组合而成。古人观察自然物相,将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象赋予抽象的卦象,进而又作为预示种种物情、事理的象征符号。每一卦都暗示着各不相同的哲理意义。例如《小畜》卦,下乾,上巺,象征小有畜聚,即亨通,浓云密布却不降雨,云气的升起来自我方西邑郊外,说明以阴畜阳,所畜不能盛大,犹如阴气从东方升起,聚阳甚微,未足以和云成雨,固有“密云不雨”相。又如《賁》卦,象征文饰,亨通,柔小者尤须加饰,可显其美,故“利有攸往”。古人看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内心有所触动和感悟,就把它们抽象成对立的两级,幻化出六十四个图像,从六十四个角度揭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事理特征及变化规律。今天我们读《周易》,可以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初的清新原味,理解我们的祖先为几千年长存的文明打下的深厚的哲学基础。
这个哲学基础是建立在矛盾对立的观念上的。刘蔚华《<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写道,《易经》把自然界与社会中一切变化都看成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交互作用产生的。以阴阳为基本矛盾,进而在八卦中又演变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四对矛盾。天地是产生万物的根源,雷风水火山泽都是它的派生物。在重卦里,再进一步演变为三十二对矛盾。例如: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等,反映了卦与卦之间的矛盾关系,俗称正反卦。
而矛盾对立的观念又衍生出了发展变化的观念。正如玄妙的太极图,黑白两个颜色相反、呈中心对称的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圆,而一个图形的饱满圆润的一端紧挨着另一个图形细弱的一端。这大概暗示我们,互相矛盾的两级,其中一个达到鼎盛时,便会路尽途穷,而另一个却萌生出来。这种对立两极的相互转化是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李威周先生在《<易经>朴素辩证观新探》中写道,《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这发展变化是无始无终的循环。在《易经》的作者看来,发展变化有一个由微而著的过程。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当你踏着霜的时候,水结成冰的严冬就会到来。
周易的变的思想,在复杂的中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钻研。无论_,齐家,管理企业,这种变的思想是普遍适用的。记得曾读过一篇文章,蒋介石说他是以不变应万变,_说他是以万变应不变,二者都深谙变化之道。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就是将变化之道演绎得出神入化的人物。“在韦小宝身上,重点的突出了他善于适应环境与讲义气两个特点。 关于适应环境,在生存竞上是优点,在道德上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就韦小宝而言,他大多数行动决不能值得赞扬,不过,在清初那样的社会中,这种行动对他很有利。 中国人的重视人情与义气,使我们生活中凭添不少温暖。在艰难和贫穷的环境中,如果在家再互相敌视,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冷酷与憎恨,这样的生活很难过得下去。在物质条件丰裕的城市可以不讲人情、不讲义气,生活当然无聊乏味,然而还得活下去。在贫乏的农业社会中,人情是必要的。在_险恶的江湖上,义气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要求。”
《周易》的阴阳五行学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唐代名医孙思邈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论断,他说:欲为太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 《周易》又是一本卜筮著作,周易预测的本质是卦爻象征自然界物质运动现象变化,产生的自然现象包含的自然哲理,这种哲理蕴含预示两种结果,叫吉或凶。用以推演昭示人生及其事物的变化规律,就是预测人生未来。
《周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集天文、数学、管理、为人处世、道德修养和变化哲学为一 ……(未完,全文共3800字,当前仅显示191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课程论文:阅读《周易译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