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论文:叶适“洛学起而文字坏”文学史意义阐析

发表时间:2013/5/23 13:56:59


叶适“洛学起而文字坏”文学史意义阐析

陈光锐(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安徽滁州239000)
【摘 要】自北宋始,“二程”和王安石对文学的价值多有贬抑。至南宋,文道关系更趋紧张。叶适从重文的立场出发,提出“洛学起而文字坏”的著名论断,公开还击道学家对文学的贬斥,其内涵还包括对王安石新学戕害文学的不满。一方面,这是叶适在大张旗鼓地维护文学的存在价值和独立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主动延续北宋欧阳修、苏轼的优秀文学传统,开创南宋新文统的决心。

【关键词】文学;洛学;新学;文道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3)01-0059-04
综观中国古代文化史,学术与文学之间经常保持着此消彼长、时亲时疏的关系,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245这是就宋代学术发达的角度而论的。不过,宋代学术的发达并不一定带来文学的同步繁荣,相反,终宋一代,两者之间都处于不太和谐的状态,南宋时期尤为如此。
自唐中叶发生的文道关系论争几乎贯穿整个宋代,文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5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值的贬抑,为文学创作力争它应有的地位和空间。在南宋或许很多人感觉到王学、洛学打压文艺带来的文学创作萎靡,但是却少有像叶适这样有勇气大声疾呼。叶适剖析问题的细致准确也令人叹服,他将王安石本人文学成就和王学作为一种影响全社会文学创作的学术思潮辩证区分了开来,指出王安石是“用事”以后出于政治目的贬损文学价值,显示其识见的敏锐精微。刘克庄认为叶适“洛学兴而文字坏”的论断失之过激,并举胡文定父子文章成就为例作为证据,实际上是低估了叶适高度概括能力和思辨水平。刘克庄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刘克庄在学术与文学关系问题上的认识偏颇在其文《平湖集序》中也有表现:
本朝五星聚奎,文治比汉唐尤盛。三百余年间,斯文大节目有二,欧阳公谓昆体胜而古道衰,至水心叶公则谓洛学兴而文字坏。
欧、叶皆大宗师,其论如此。余谓昆体若少理致,然东封西祀、粉饰太平之典恐非穆修、柳开辈所长;伊洛若欠华藻,然通书、西铭遂与六经并行,亦恐黄、秦、晁、张诸人所未尝讲。[4]卷46刘克庄对欧阳修“昆体胜而古道衰”和叶适“洛学兴而文字坏”均有微词,他其实没有理解欧阳修和叶适的论断都是在学术和文学关系极度失衡的时候做出的,试图调解二者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欧阳修不是只追求古道不讲文艺,叶适也不是只重视“文字”而不允许洛学有存在的空间。刘克庄认为学术和文学都是本朝文治尤盛的表现,这本没有错,但是认为只是作家才性的不同造成或尊学术或尚文学的局面,本属自然,欧阳修和叶适这样的大宗师似乎不必对此太过紧张,这说明刘克庄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学术和文学关系极度扭曲之后可能产生的恶果。对叶适“洛学兴而文字坏”表示完全赞同的是周密,他说:“吕氏《文鉴》去取多朱意,故文字多遗漏者,极可惜,水心叶适云‘洛学兴而文字坏’,至哉言乎。”[5]卷上周密向来鄙薄道学,故而对叶适的文学观尤为认可。
二《宋史》评论王安石散文:“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6]10550王安石各类散文都以议论说理见长,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不重词采但说理透辟,叶适也承认他和曾巩一起都是承继欧阳修的古文大家。叶适所不满的是王安石的文学观念以及王安石执政期间推行的以经义为宗、贬斥词赋文艺,以《三经正义》为代表的新学。王安石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更多地强调文学经世致用的价值。王安石出于为变法制造舆论,采用取消词赋,改习经义,颁布新经等政治手段,为变法营造统一的思想_态环境,虽然没有到彻底取消文艺的地步,但至少是在努力让文学成为政治教化的附庸。他在《与祖择之书》中说:“治教政令,圣人之所谓文也。书之策,引而被之天下之民一也。圣人之于道也,盖心得之,作而为治教政令也。”[7]14他在这里将“文”直接等同于治教政令,将文的内狭隘化了。而对于明显属于文学范畴的“辞”,他也尽可能消解其文学性,强调其实用性: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8]44王安石在这里意欲割裂“文”“辞”,追求纯粹的“适用”而不“巧且华”之“文”,但是他也明白“容亦未可已也”,有论者以为这是王安石主观认识到“辞”的刻镂绘画的重要性,为文学性的存在还是打开了方便之门的,其实这只是王安石的无奈之词,他大概不得不承认即使治教政令也需要“刻镂绘画”,方能更好地颁行流传吧。
王安石的文学观是和他变法思想一致的,罢词赋试经义既是改革变法的重要举措,也是其文学观的实践,叶适早年在《进卷·士学下》就曾批评专用经义取士的弊端:
夫科举之患极矣。何者?昔日专用词赋,摘裂破碎,口耳之学而无得于心。此不足以知经耳,使其知之,则超然有异于众而可 ……(未完,全文共6052字,当前仅显示212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叶适“洛学起而文字坏”文学史意义阐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