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科技/科学发展/宣传讲话/思想汇报/解放思想/>>正文

科学人文的思想方法的演变历史、定义、医学应用和面临的具体问题

发表时间:2013/5/27 21:00:12
目录/提纲:……
一、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思维中要有超验意识
二、在建立起模型之后,剔除不合理的成分,对自己的成果敢于扬弃
三、对理论的应用范围要灵活调整
四、以求真,坚定,真诚的人文态度对待学术
五、开放并包,互通有无,倡导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
……

科学人文的思想方法的演变历史、定义、医学应用和面临的具体问题


摘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曾经是同一的。可以理解成是人类描述世界过程中建立的相互独立两种语法结构。其本质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所以当两种文化各自产生了卓越的发展时,他们不可避免的分道扬镳并产生了极大地个性。今天我们提到的科学人文学不是倒退的,低端的,无机的结合。而是隐晦的,灵活的,并具有预言性质的结合设想。这种结合是并行于两大文化独立发展之外,以交叉学科、认识方法融合为表现形式的结合。本文设计了一种思维方法。并且谈到了这种思想的应用,尤其是在医学上的应用,并提出了若干问题。
作者:复旦大学克卿书院 李慧洋
关键词:语法体系 医学应用 超验 思维方法 两种文化

第一部分 历史上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关系
早期的结合和分离
哲学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一是本体论(ontology),ontology来自拉丁文,on指存在、有、是,ontos是存在物的意思。本体论是研究关于自然或世界存在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在最早的哲学中,这方面的认识有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气”、“理”;不谋而合的,古希腊也有不同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水”、“火”、“气”、“理念”等观点。这些对自然的解读从一开始就和自然科学不谋而合:自然科学同样关注世界的本来面目。物理学、化学也同样关心物质的构成。所以,从一开始两者就是同一的。然而这种同一性从一开始就陷入矛盾。力学和物理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7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实质上在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方面都有着巨大意义的:细胞学说提出一切生命都具有细胞结构,这一事实使人和其他生物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我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由细胞构成,这就把神、z-教的气息彻底的从生物的人身上剥离下来。能量守恒的思想本身就是科学向哲学的皈依;热力学定律打破了机械自然论的窠臼,发现了宇宙守恒的静态本质,同时提出了熵增加这一动态趋势;达尔文的进化论更是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化的思想是发展的,并且为资本主义掠夺和发展的行径提供了某种理论基础。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不止于描述自然界生物的更替和进化,也指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哲学充分利用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归纳和演绎,并很好的结合起来。科学方法论提出了观察与实验与数学方法并重。解决了抽象和具体转化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在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疏离的过程中,他们又重新找到了对各自的影响。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本质矛盾
但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矛盾是深刻的。我认为可以概括为超验和实证的矛盾。
客观来讲,哲学的根基是抽象的、冥想的、超验的。是对客观存在进行分析后通过逻辑或非逻辑的推演产生的认识。其主观色彩很浓,这也决定了每一个哲学家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对哲学体系的完全革命:很多哲学体系是不具有普遍性,并且无法被证伪或证实的。这和科学是完全相反的:科学是经验的,实证主义的。一个好的理论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可以对客观实际做出合理解释,二是具有证伪性,三是可以做出精准的预测。这三点要求显然和哲学背道而驰。
这种超验和实证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是无可调和的。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种折中产物。但是显然它们不能被称为是很成功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之所以无法被科学界完全肯定,从而成为一种游离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边缘的学科;部分原因是这种分析学无法证伪:你总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潜意识或者梦境这种不确定的现象:梦境和潜意识本身就是主观的。在逃脱了实证的审判同时,精神分析也被纯科学所摒弃。斯宾诺莎认为用数学形式可以解释世界。按理说这种“数学”解释应该属于科学范畴。但是我们说斯宾诺莎是一位哲学家而非自然科学家,这是因为他的推论也同样的无法解释客观实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证伪免疫。
语法、结论确定性和结构方法的区别
这种深刻的矛盾直接导致两者互相轻视。人文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强调了主观能动和抽象。印象派画家把风景解构成色点,通过近似无序的色的堆叠近似表达风景表象,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意识流作家完全以非逻辑、非情节的,只随人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叙述方式来表现情感变化;维特根斯坦晚年用随性的少逻辑的方法阐述其哲学思考;野蜂这种大家可能从没见过的昆虫,在肖邦的《野蜂飞舞》中以跃动的音符给人以一种活跃的成群飞舞,如烟如雾的印象……种种种种,都是对客观实在理解之后,进行的扭曲、变形。而奇怪的是,这种经过扭曲、变形了的认识通过人文文化这一途径,能够在人脑中还原成近似真实而且超过真实的印象。人文文化的语法是可以自我调整的。是封闭于实际的阐述方式。超验,是人文的一大特点。正如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对它进行生物解剖分析,没有研究过它的行为和它与其他蜂类的进化关系;没有了解过其飞行曲线的非线性方程或者每秒振翅的频率多少;甚至没有见过野蜂,但是通过艺术表现和来源于生活的联想,对这一存在有了一个超验的认识。这在科学文化上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到,这种超验的认识不存在彻底的同一性,也就是说,由一个客观实在,通过人文的解析途径,表现出的结果是不同而多样的。并且这些结果并不互相矛盾。
科学文化是另外一种语言体系,它通过有意义的词,关系词。形成一本严密的数学性质的说明书——以此来解释现象并作出预言。这个语言体系可以分成“词”和“关系”。词是有实际存在意义的,是科学的基石和立足之地。譬如,电子、场、压强。这些名词一一对应现实中的某个客观存在。关系则是逻辑。科学的推演是这样一种进程:用已观察到的“词”,通过“关系”的连接,达到另一个“词”。这种方法,是实证主义的。以“事实”为开端,以“事实”为结束。“确定”是科学的立足之基。“如非事实,则命题不真。”这是科学的处理方法。由于是实证的,所以结论总是唯一的。非此即彼。当然,我们不能过分的强调这种语法体系中“词”也即事实的重要性,真正的科学方法是在“关系”里的。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科学由事实构成,就像一所房子由石头构成一样。但是,事实的对其不是科学,正如一堆石头不是房子。”然而这种“关系”的对错却决定于“词”的形式。(可以认为人文文化是“关系”决定“词”的形式)
两种描述世界的语言互不相通。这是矛盾的终极原因。而人思维本身又是一体的。这种割裂使得人们不得不努力寻求一种形式来使之合为一体。并且这种努力在历史上已经导致了两方的巨大变革。

如图所示,科学分析后得到的事实往往是碎片的,不能指向原有事物的。而人文视角通过人类主观的扭曲和再创造,可以使人产生丰富并且生动的整体形象。


辩证法 20世纪的新融合
20世纪出现的逻辑经验主义,阐述了一种科学观,他们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是经验或 ……(未完,全文共15239字,当前仅显示274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科学人文的思想方法的演变历史、定义、医学应用和面临的具体问题》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