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正文

利玛窦的中国之路——读《利玛窦中国札记》

发表时间:2013/6/5 21:05:04
目录/提纲:……
一是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另一个便是十六世纪的利玛窦了
2、《中国史研究动态》,(法)伊萨贝尔•微席叶
3、《肇庆学院学报》,余三乐
4、《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疏仁华,杨东明
……
利玛窦的中国之路
——读《利玛窦中国札记》
利玛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陌生的,历史上来到中国最著名的两个欧洲人,一是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另一个便是十六世纪的利玛窦了。《马可•波罗游记》震动了欧洲,使欧洲人知道有一个强大的鞑靼君主,统治着一个土地广阔、民物富庶的大国。然而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和中西交通的隔绝,这个东方大国逐渐成为了传奇。《利玛窦中国札记》无疑为欧洲人重新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口,在中西交通史上功不可没。利玛窦于1571年在罗马加入耶稣会,后来自愿到远东传教。《利玛窦中国札记》即是晚他年在_写下的传教经历,由比利时人金尼阁神父整理而成。本书对于研究明代中西交通史、耶稣会入华传教史都是颇有史料价值的,它的珍贵特殊之处在于:撰写者本人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多年并熟悉中国生活的同时代的欧洲人,他所提供给读者的是第一手资料,而非大多数欧洲人道听途说的二手资料。利玛窦的中国之路,对传教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4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一个发明创造。如他引用《老子》中的三句话:“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见名曰微”,取其末尾字组成“夷希微”,谐音“耶和华”,如此牵强附会来证明基督教是存在于中国的古籍中的。他这样运用儒教文献来解释基督教原理的目的无非是为他在华传教争取一块滋生的土壤。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确实可行,甚至使得像邹元标那样的东林党人也说利玛窦“欲以天主学行中国,此其意良厚;仆尝窥其奥,与吾国圣人语不异。”
利玛窦在中国上层社会进行的知识传教,反射出了当时中国人盲目的骄傲自大、对外部世界的不了解。他对中国社会的这种弊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皇帝和朝廷的统治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封建帝王因为有着绝对权威而妄自尊大,把其它民族一律贬为蛮夷。中国人民长期受这种思想的浸染,也把中国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和重心。利玛窦在书中写道:“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则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 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利玛窦由欧洲所带来的三棱镜、地图、机械钟等,竟成了敲开中国上层阶级思想堡垒的法宝。一些人开始还讥笑他的地图,然而有识之士们却开始研究南北回归线、子午线和赤道的位置。地图成了传教士们拜访官员的馈赠佳品。对于这一点利玛窦在第一卷开头就写道:“我认为中国人有一种天真的脾气,一旦发现外国货质量更好,就喜欢外国的东西有胜于自己的东西。看来他们的骄傲是出于他们不知道有更好的东西以及他们发现自己优胜于四周野蛮国家这一事实。” 不得不说,利玛窦的文化心理视角是深刻的。我以为即使现在,中国人仍然存在这种心理,如对外国名牌的狂热追捧,而冷落国产的品牌等。
利玛窦利用科技为手段而促成其传教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人对近代科学的启蒙认识。然而他对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究竟是否如某些学者所艳称的那样贡献卓越呢?其实不然。诚然,利玛窦作为中西思想文化方面接触的第一个媒介者,在多方面奠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耶稣会士所传来的西方科技,大大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特别是天文历算、舆地、水利和火器等方面涌现出的著作,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如他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欧氏《几何原本》,使利玛窦得到御赐葬地的荣誉,可见人们对此书的重视。清代的许多著名科学家也深受西法天算的影响。利玛窦作为介绍西方的第一人,是功不可没的。但他的功绩也仅止于此。当西方的近代科学和近代思想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时,利玛窦代表的中世界神学体系却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正如《札记》的中译者在序言中所说:“耶稣会士在历史上确实以博学著称,然而他们的学识是为z-教反改革服务的,是为反对近代思想和近代科学而服务的;他们虽也以逻辑思维著称,但他们的逻辑却是为中世纪神学服务的《名理探》,乃至耶稣会的决疑论,是与近代培根、笛卡尔的方法乃至王港的近代逻辑学唱反调的。” 他们作为z-教反改革的先锋,在学术和实际活动方面的过人之处是毋庸质疑的,“但他们那种违反时代潮流的顽固性” ,也是同样毋庸置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耶稣会士的阻挠,中国学者至19世纪还在托勒密体系与哥白尼体系间徘徊,一直到19世纪李善兰才把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科学即牛顿体系介绍过来。从这点上看,中国近代科学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也与耶稣会士的阻挠有关。
对于欧洲来说,早在利马窦之前,马可•波罗和方济会教士都曾叙及东方有个强大的契丹国,但 ……(未完,全文共3585字,当前仅显示181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利玛窦的中国之路——读《利玛窦中国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