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奥运/法制/>>正文

试论新博物馆运动理念下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再生性

发表时间:2013/6/5 21:45:34

博物馆的生机
——试论新博物馆运动理念下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再生性

私人性质的储藏空间→向公众开放的空间

回顾历史不难发从传统博物馆到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发展是一个从私人性质的陈列空间走向对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其形式也由最早的储藏室发展为融合陈列馆、库房、研究室、办公室、观众休息区、餐厅、观众活动室、报告厅、纪念品商店等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空间。博物馆建筑空间经历了规模上的扩大,功能上的细分,以及形式上的延展。这些都符合博物馆发展由博物馆自身发展转向面向大众的“三E” 功能探究。(欧美通行的说法,三E功能:education entertain enrich国民教育,提供娱乐,充实人生)因而博物馆建筑空间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博物馆发展观念更加贴近:公众文化教育和实现公众性的过程。

以世界四大美术馆之首的为例,1187年 卢浮宫圣多玛斯教堂的建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作为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和私人储藏空间。公元1699年卢浮宫首次举办沙龙展。公元1768年 卢浮宫转型成皇家博物馆。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才正式对外开放。从最初的只供皇亲贵族赏玩的私人珍藏馆经过历史推演不断扩建,形成了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无独有偶,俄罗斯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早前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8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意义和文化象征性,它所选择可用来再生的建筑就规模和和投资运营成本远远高于其他用途的老建筑,因而对于建筑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为从一定程度上说可算得上是具有高度“文物性”的要求。

移筑类博物馆,就其建筑空间而言,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文物性的。例如上海和香港等地的铁路博物馆,都是运用上海铁路博物馆的建筑保留了英式古典建筑的沪宁铁路上海站(老北站)的原样,对其内部空间进行了重构和划分,建立起了新的博物馆展示空间为大众参观学习和了解。无独有偶,香港铁路博物馆,是一座风格独特的金字顶型中国传统建筑。其建筑是始建于1913年的旧大埔墟火车站。馆内陈列有关铁路史料的图片资料以及铁路器材设备实物和火车模型等;馆外还保留了一段旧时铁路及道岔、古老的臂扳信号机、古老的机车和车辆等。然而馆内的布局和功能划分却依照博物馆内部陈列需求对其进行重新规划。

就价值层面而言,这种具有文物性质的博物馆建筑,本身的建成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还原了当时中国极为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_态。这种历史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作为文物的价值;同时,就实用层面而言,作为火车站,它的内部构造相当之牢固,可以承担其作为文物展示空间的职能,其内部空间的重新利用,给文物的保护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这些老建筑被用于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大城市中,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传承,以及博物馆文物的创新性的示范性探索。


老馆新翼——建筑的再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博物馆在功能上已不能适应新需求,需要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建。“老馆添新翼”的工程以非_,这种新与旧的融合,是博物馆建筑再生性的体现。作为扩建部分的建筑,无论从既要在功能上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又要在形式上与老馆相统一。形式追求的是视觉上的美感,而内容则多与实用性联系在一起,于是建筑拥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意义。这里我例举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的例子。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建造的柏林犹太博物馆 (Jüdisches Museum,Berlin)是伴生于老馆而建的。十年磨一剑,这座外形新颖别致将解构主义美学 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博物馆却不承担实质性的展示,新馆并不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更多的是承担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它以“创伤”“虚空”等各种象征性的隐喻,传达了犹太人民族意识觉醒和对历史悲情的在现。它对往博物馆建筑中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进行了新的阐释和意义上的衍生,作为公众教育机构,博物馆的精神象征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作用也成为了功能的一部分,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性功能,而是再生性的精神性功能。而这种再生性的精神层面的功能,正是此馆建筑形式上的再生性所赋予的。作为博物馆建筑,以往大多从展示品的角度出发,认为建筑应该服从于展示品。

当建筑被冠以博物馆的名义,它的内涵就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延展。现代的博物馆建筑要求建筑的形式与博物馆的展示与陈列方式相结合,使建筑成为博物馆展示的有机融合。这种有机融合所折射出的意义,无论是从美学角度上说还是从文化心理角度上说都远远超出了建筑与展品单纯的物理结合所带来的意义。它考量的是参观者的心理暗示效用。展览物的影响力在这里被消解了,转而加强为了参观者和建筑的互动关系。博物馆建筑与陈列品的融合是带有文化隐喻的。这是基于博物馆建筑本身所含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特定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气质。所谓意蕴之美即流露在参观者与博物馆建筑的互动之中。因而这种博物馆建筑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是有再生性的。

露天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生态的再生性

前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阿那克斯亚邻里博物馆馆长约翰. 科纳德将博物馆角色描述如下: “如果博物馆能够满足人们今天和明天的需求, 必须将博物馆建设于人类生存的每一个地方。 这就是对人类创造性资源的挑战性答复。 ”(约翰. 科纳德“满足今天观众的需求” 博物馆新闻, 1972 年)”

露天博物馆,即“野外博物馆”露天博物馆的出现,为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法国克勒索—蒙锡生态博物馆的主张是强调生态博物馆要保存社区记忆。
此外雨果• 戴瓦兰提出:“有的博物馆, 其性质是生态博物馆, 但他们使用其他名称, 在拉丁美洲见到更多的是
使用“社区博物馆”(community museums)一词, 在西班牙使用“文化公园”(Cultural
Parks) 一词, 在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和加拿大使用“遗产项目”(Heritage programmes)
一词……”
……(未完,全文共4909字,当前仅显示247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试论新博物馆运动理念下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再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