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文化/宣传讲话/读后感/>>正文

读《丝路文化•海上卷》和《丝路文化•沙漠卷》有感

发表时间:2013/6/16 18:05:01

丝绸之路的的二次认知
——读《丝路文化•海上卷》和《丝路文化•沙漠卷》有感

【摘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己对于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看法有了改变,本文主要通过论述自己对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路的认识来说明自己对于历史和外部文化交流的重新认知。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海洋 历史 认知

【正文:】

因为在河西走廊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觉得“丝绸之路”这个词有很强的亲切感。记得小时候脑子里充满了疑惑,“丝绸之路”应该是很美才对吧?总觉得这应该是一条很富丽繁华的大道,但是眼前的大漠戈壁始终无法将它与“丝绸”联系起来。后来才明白,所谓“丝绸之路”就是古代中西贸易的一条要道,原来它并不是用丝绸织就的,原来它早就淡出了历史而走向衰败。
相信现在和大家谈起“丝绸之路”,谁也不会陌生。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这一概念被无数次提起无数次强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5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韶文化等。这些事实都说明河西地区也是早期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一点似乎正慢慢的被大家所遗忘。
回归正题,河西地区的历史应该首先是由羌人书写的,但华夏族人正在中原创造古老的华夏文明时,羌人正在河西地区书写自己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关于羌人与商周之间交战,联合的记载非常之多,武王伐纣的主要生力军也由羌人组成,这大概可以说是河西地区民族融合的初始阶段,而这一融合正式伴随着武力斗争展开的。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羌人所建义渠国曾被秦国所灭,大量羌人成为秦人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在厮杀过后民族的一次融合。
在秦汉之际,随着匈奴的入侵河西地区一度成为匈奴人、月氏人和羌人的聚居地,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在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败匈奴河西地区纳入西汉版图,这意味着河西地区成为汉文化与匈奴、月氏、羌等异域文化交融的中心。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华夏_与西域_针对河西地区战事不断但始终都无法阻断文化的交流。随着中西贸易的展开,尤其是丝绸路的形成,这一地区文化成分越来越复杂,人种也越来越难以区分。时至今日河西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即便是汉族面部特征与生活习惯也与内地有不小的差别,这正说明了这是一个孕育着多种文化的地方。我觉得正是由于这种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相互影响才使丝绸之路的打通成为现实,而丝绸之路的出现和发展又加速了这一地区文化和民族的交融。

海上通路的形成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课上老师曾经向我们介绍过古代中西交流的三种道路:绿洲路,草原路,海洋路。在谈到海洋路时,老师说它是最晚出现的。因为如果是近海航行的话会受到暗礁等的影响难以成行,而远洋航行对与导航技术和造船技术等都是很大的挑战。当时我也没有仔细思考这些话,只觉得海洋路确实应该是出现较晚,加上一直受郑和下西洋这个历史事件的影响以为中国的海洋交流应该是从那时才开始。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想法觉得很幼稚,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如此之大,如果没有前期的准备,没有技术的长时间积累怎么可能成行?
考虑到以上问题之后就开始想,海上交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原来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了海洋交流。有考古资料表明,早在6、7000年以前,浙东沿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均与近海岛屿的居民有海上联系。新石器时代晚期,东亚人类的航海能力有了提高,考古发现证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居民已经可以越过老铁山海峡直接交流。根据山东龙山黑陶文化传播范围来看,当时的人类甚至可越过台湾海峡。在距今4000余年左右,商的领土已经扩展到渤海地区甚至海外, 周朝也与日本和越南有往来。
从地图上看,我国海岸的基本轮廓是南北走向的,与海岸平行分布着一连串的岛屿,如日本列岛、琉球列岛、菲律宾等。这决定了我国古代的沿海航行主要是南北向,只有从大陆东海岸出发前往上述岛屿的目的港,或是沿海向南航行到达南海的尽头,进入印度洋后才主要是东西向的航行。
由于航海技术的限制,中国古代航海主要是近海的短距离航行。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来导航手段的也主要是地文导航,(部分水手,舵师还利用海底土质、地貌及海水颜色导航)有的舟人为了将导航术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还将沿途地貌等画出来,这为以后海图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然在地文导航之外还有其它导航方式作为辅助,天文导航就是其中之一例如秦汉时期人们就经常用天文导航作为辅助手段。
经历了漫长的近海短程航行后,人们已经累积了大量的资料,造船技术也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这使得远洋航行的出现成为可能。但是在海上 ……(未完,全文共3663字,当前仅显示185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读《丝路文化•海上卷》和《丝路文化•沙漠卷》有感》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