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相关/毕业论文/文教论文/安全讲话/通讯报道/>>正文

毕业论文: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13/9/14 15:35:51
目录/提纲:……
一、xxxxx…………………………………………………………xx
二、xxxxx…………………………………………………………xx
三、xxxxx…………………………………………………………xx
……

题目: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的转变—以自然类灾难性新闻和安全事故类灾难性新闻为例
院(系)    文学院   
专 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摘 要

本文中,笔者以自然灾难类新闻报道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安全事故类灾难性报道为例,在应对政治生态和受众需求的压力下,灾难性新闻报道如何向理性和专业化转变。在文章中,笔者运用了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两件灾难性事件中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呈现的差异性。在教育不断得到强化,媒介技术不断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逐渐苏醒的今天,受众对于灾难性新闻的要求不再是一个非常感性,能让人流泪的故事了,他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引起政策变化有头有脑的行动的文字。在第四章中,笔者着重探讨了在新的媒体技术—微博的参与下,由“媒体审判”到“受众审判”的背景下,灾难性新闻报道呈现出新的变化。此外,笔者也去探寻一种更为合理的报道方式,以适应中国逐渐变化的媒体生态。

关键词(宋体小三号): 灾难性新闻报道 安全事故灾难性报道 微博


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除专有名词外一律用小写)

目 录(宋体三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4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包庇政府公职人员和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行为已经为很多的媒体和受众所摒弃。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媒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尽可能地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同步进行报道。此外,问责、监督、质疑的_也变得越来越响亮。在这里我们将纵向比较,看看近些年来灾难性报道的变化,寻求一种更加理性合理的报道方式,争取更加科学的报道视角。这不仅是体现一个民族的进步更是媒体所反映的时代的进步和责任心。



第一章 灾难性新闻的概念阐述

按人与自然关系,灾难性新闻又可以分为自然类灾难性新闻、社会类灾难新闻和自然与社会融合类灾难新闻。按内容上分,灾难新闻可以分为政治灾难新闻、经济灾难新闻、文化灾难新闻、军事灾难新闻、体育灾难新闻、地址气象灾难新闻、科技灾难新闻、社会灾难新闻、生产灾难新闻、医疗灾难新闻、农业灾难新闻和交通事故新闻。按照危机特征分,可分为自然灾害类灾难新闻、安全责任事故类灾难新闻、公共卫生事件类灾难新闻和社会安全事件灾难新闻。在本论文中,笔者更多引用的是自然灾难类新闻和安全责任事故类灾难性新闻作为案例来分析灾难性新闻报道在新时期的转变,所以有必要将这两和概念阐述清楚。
顾名思义,自然灾害类灾难新闻就是指对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沙尘暴、和火山爆发等等。其中地震和海啸的突发性和伤害力度是最强的。如果说自然灾害是天灾,那么安全责任事故则是人祸,有时候可能不排除自然的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人为因素。比如说,堤坝崩毁,不排除是积水水势过猛,使堤坝不堪重负,但是若查出堤坝的修筑存在偷工减料,可定性为安全责任事故。小到经常发生的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大到如美国“挑战者号”的寒天飞机失事等,都是属于安全责任事故。对于安全责任事故的报道,对于社会整体安全运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预防和警示作用。










第二章 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发展

第一阶段
一个国家的传媒组织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取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历史文化而传媒本身的性质也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_国家,决定了我国所采取的是_的_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的是_公有制。它是中国_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虽然它和其他国家的媒体一样,也担负着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的职能,但是作为_报刊,_政治纲领是导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要调节和处理好党报和_领导机关以及无产阶级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以往的灾难性报道中,出现了很多遮掩不报或者少报瞒报,尤其是涉及到安全事故,有权责任问题的时候,对报道的限制更是明显。由于数据和权责问题上比较敏感,媒体把视线放在了抗灾救灾,挖掘救灾过程中的抢险人员的英勇无畏的故事、展示_和地方政府的高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积极作风以及树立受灾群众的坚强和屹立不倒精神旗帜。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负面新闻正面报道,也就是即便是在民族危难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对_形象的塑造,强化民众对党对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人民日报》,自1949年被定为中国__委员会机关报以来,一直具有极高的权威和极大的影响力。1979年7月29日,也就是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仅仅采用了新华社通告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重点是毛主席和_是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对灾情只用了“震中地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随后几天没有对灾区有任何的报道,后来有也与灾情毫无关系,反而与“反右批邓”联系起来,这一现象恰好说明了当时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原则——“灾害不是新闻,抗震救灾才是新闻”。这一概念,在今天已经被很多的媒体抛弃,尤其是在_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因为媒介经营市场化的今天,受众也就成为了市场。而我们的受众再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报道方式了。











这是唐山大地震时新华社发的第一篇通稿。片摘自黄林城的《汶川、玉树—剖析媒体的地震新闻报道——消息、图片、视频、评论四维解读》

第二阶段
2008年发生的冰冻灾害和5月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被认为是中国灾难新闻报道上的转折点。不仅仅是从时间抢快,对灾情现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还有减灾防灾教育全面展开,甚至还有很多是调查性和批评性报道,包括红十字购买千元一顶的帐篷送往灾区,被网友评为镶了金边的天价帐篷的报道以及灾区重建中,灾区的建筑偷工减料的报道和对相关负责人的问责等等。2008-05-22 ,《南方周末》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这次“即时播报”,以前是“及时上报”》。这是南周记者石岩对CCTV制片人包军昊的采访稿。文章中包军昊说现在网络、MSN、短信传播非常地快,你如果还像以前一样的话,你会失去你主流媒体的舆论阵地,你 ……(未完,全文共9726字,当前仅显示265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毕业论文: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