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教育/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教学论文: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13/9/28 8:30:22

教学论文: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素养
霞美中心小学 王明媚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朗读训练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指导。本文主张从三个方面加强朗读指导,即注重指导朗读形式的丰富性、理解性、启发性入手,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指导朗读 丰富性 理解性 启发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段都有的要求。叶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视朗读,他指出:“朗读与研究课文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遗憾的是,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朗读训练与指导更多地成为公开课必要的“摆设”,而在平时教学中受到冷落。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和感知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4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朗读指导是事半功倍的。
当遇到对话较多的课文时,可采取分角色朗读。如《穷人》一课,全文以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为主,刻画了人物矛盾的心理活动,学生必须从读中获得感情,并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_组合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汇报朗读,汇报体会。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可用齐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此外还有比赛法、表演法、配乐朗诵法等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勤于积累,善于动脑,就能想出形式多样且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其朗读能力。
二、注重指导朗读的理解性
日常教学中,为朗读而朗读的情形并不少见。在没能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突兀地强调“大家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学生反复念读课文,可实际上茫茫不知所以然,少有自悟自得者,其朗读大多只能停留在“形似”。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品味,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学生理解内容才能领会文本的实质,才能达到朗读的“神似”。
笔者曾经执教《穷人》一课,其中有一句:“嗯,揍我一顿也好!”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嗯”上,有的一见“也好”,就把重音落在“也好”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桑娜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想象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要读得短而有力,表达出决心已定的心情。朗读到位了,对人物内心活动的体会也更深了。
其实,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有些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传神,可以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达到意会。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引导学习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和渲泄。比如,我们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片断时,体会小女孩寒冷、饥饿、痛苦的情感时,我们并不一定要逐句地分析,而是可以请学生找出有关小女孩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的句段,请学生自己来读一读,觉得该把什么读出来,什么意思要突出。认真试读几次,学生就会在几次试读中把情感积蓄在心中,融入到语言文学中,使语言文字有了生命力。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才能投入文本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如此朗读才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理解文本后才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只有带着感情去读才能达到朗读的效果。技巧与文本内容是表里关系,在读书中理解文本,在理解文本中掌握朗读技巧。
三、注重指导朗读的启发性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决不能让学生机械模仿范读的声调,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启发,是要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中心,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教师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说明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 ……(未完,全文共2839字,当前仅显示180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教学论文: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