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教育/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教学论文:给语文课注入生命之源

发表时间:2013/9/28 9:13:29
目录/提纲:……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动起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动”起来
三、优化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权利
四、要合理的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
教学论文:给语文课注入生命之源
长福小学 陈丽碧
当前课改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进入课堂。但是,无论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语文课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弊端依然存在,主要有: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以教定学,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手段呆板,课堂与机会,学习与生活人为地割裂,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给语文课堂注入生命之源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很明显,这就要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3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维空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缺乏灵性,缺乏创新能力。这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互相尊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先“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动”起来。
课堂教学僵硬的板块被打碎以后,激活课堂成为全体教师共同追求的理想形态。兴趣,因为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动力而成为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一种激活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兴趣”的内涵也被充实了,兴趣是沟通师生之间的催化剂和中介物平等对话的出现靠兴趣的烘托,兴趣是一种内能驱力,它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产生,兴趣被赋予美丽的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它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情趣,兴趣给课堂带来生命力。我在从事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感觉到如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更能理解那些方方正正的汉字。例如:大家总爱把“奶奶”的奶多写了一个捺,我就问大家说奶奶有尾巴吗?大家笑了说,怎么可能有,那我就随机说有些小朋友爱给奶奶加了尾巴,你们觉得行吗?从那以后再也没人给奶奶的“奶”加了一个捺。再比如写甜时,大家总是把甘写在前面,舌字写在后面,我就问大家说,如果吃到甜的东西,是哪个部位先感觉到的呢,大家会说是舌头。这样大家来了兴趣,我就趁机说,对呀,舌头先感觉到的,所以应该把舌字放前面甘字放后面呀,从此这个字再也没写错过了。再比如,大家爱把“死”的读音si读成shi,我问大家人死了舌头还会翘起来吗?大家笑了笑,知道读错了。对于一年级来说,他们刚刚接触拼音生字,学起来有些吃力,如果我们用老套的教与学,这样学生是没有兴趣的。我在教学拼音生字时,常常会引导学生用游戏的形式来学,比如,青蛙跳比赛,开火车,等等,也常让小朋友们自己来说说你要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个字,这样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兴趣大大的增加。
三、优化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权利。
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自己重新发现,至少重建,而不是简单的传递给他。”因此,教师应改变“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忽视学生学习的再创过程”的传统教育理念。例如:我在教学木字旁时,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带有木字旁都有哪些字,请小组长笔记下小组成员答案,然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们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方法,相对于以往的老师把带有木字旁的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更有意义。又比如,通常我们在教学拼音的那一个多月时间里,大多数老师都是课堂秩序很好,学生坐得端正,跟着老师一个拼音的学,老师发a,学生跟着a,老师说我们把a和i合起来就是复韵母,学生机械地重复ai、ai,天天如此,直至教完,这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来说很容易厌倦了学习,其实,一个简短的儿歌就可以起到事功倍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老师总结出了一套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案,其中对复韵母的特点及其发音规律她是这样提揭示的: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口型滑动要注意,合成一个音要牢记。这个简短的儿歌既光代了复韵母的概念,又总结了复韵母的发音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关注学生,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规 ……(未完,全文共2819字,当前仅显示179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教学论文:给语文课注入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