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学习体会/学习材料/毕业论文/工会/职工/安全/安全讲话/>>正文

学习讲稿:如何培养职工安全意识

发表时间:2014/4/2 8:18:27
目录/提纲:……
第一、不可否认,搞好企业的安全工作,企业会受益
第二、应当承认,企业做好安全工作,员工会受益
第三、做好安全工作员工不仅受益而且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三、莫忘父母的期盼
第一、不伤害自己,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做到的最低标准
一、正确估量风险风险评估一般由专业人士进行
第二、把风险评价结果转换成可以认知的危险
一、顽固就是容易复发
二、传染看到有人违章后,没见到立即出现的后果,其他员工就会仿效
一、不会管业务不熟、制度不清,不知道哪里是隐患,什么是违章
二、不能管自己违章成了习惯,就不好意思管别人,害怕被管地人不服
四、懒的管管理人员没有事业心、责任感,对他人的违章置若罔闻,置之不理
一、安全养成教育是一个注意力的开发过程
二、安全情感教育是一个情感的培育过程
三、安全养成教育是行为规范的培育过程
二、培训要有程序,有章可循
三、培训要切合安全的需要
……
学习讲稿:如何培养职工安全意识
    
    前言 安全意识是一项硬指标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统计显示,9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原因引起的,其中人的因素当中,由于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占到90%多,安全技术水平低下所占的比例10%左右。而[事故人为的因素中安全意识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的比例不到10%。企业安全培训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我们的日常教育又大多放在了安全知识教育上,培训效果的考核也以职工对安全知识掌握得多少通过考试成绩来检验,安全意识方面只是大会小会说得多,真正做得少。翻一翻我们的事故通报,同类事故多次发生的例子很多,原因分析中也都将员工安全意识差作为一个根本原因。但是是否职工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形势就会发生根本改变了呢?不一定。但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事故就会多发却是肯定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以下几个法则:
    法则一: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
    何谓安全知识?通俗地说面对危险时知道该如何做,它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和经验。可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的深入,任何一个合法经营的生产企业在政府监管下都具备最基本的安全设施。所以你工作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安全知识的储备上,用知识武装你的头脑,平时知道如何操作,遇有紧急情况会采取应对措施,这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重要[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安全要从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法则二: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酒后不能驾车、开车不能闯红灯、不能超速和逆向行驶,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或走天桥,工作中都知道不能违章作业,但是这些现象为何还频频发生呢?
    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一位中科院院士准备买一辆车,也许是其长期从事数理分析的原故,他从新闻上了解到很多日系车被召回,于是搜集了一大批日系和欧系车辆的安全性能监测指标的数据来征求一位搞安全的专家朋友意见,但是专家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这些数据对你完全没有意义。他十分吃惊的反问:难道人命关天的安全不重要吗?专家说安全是很重要,但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汽车都是经过国家检验的,是能达到基本安全标准的。美国人写过一本书《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所以任何车辆也都不安全。关键在于你能否遵章驾驶。超速、酒驾、不系安全带等等,什么样的安全配置能保证安全?有多少个安全气囊够你使用?
    以上这些情况都在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安全,关键在于你思想意识当中对安全是怎么认识的,包括你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警惕性。所以说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没有安全知识,就会稀里糊涂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有了安全意识员工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就会有保障。
    法则三: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是指职工打心眼里愿意去履行安全职责,遵守安全规章。所以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是安全管理问题的_。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_层次。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要从情感角度入手,以情感为依托,让职工转变态度,只有从情感方面让职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这一道理,才能由“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学习安全知识。]。”
    我们制度制定了一大堆,安全教育天天在做、安全管理天天抓、罚款天天下,为何落实不下去,职工抵触情绪那么强?执行力提不上来?关键在于职工认为这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是被动接受的。只有员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才能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才会清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一个个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而不是约束,才会认识到一次次安全教育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在深处扎根。
    也只有职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弦,才可以战胜单调枯燥和紧张,消除麻痹意识和安全意识疲劳。才能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弦。
    也只有职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才才能让安全成为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安全与否在于习惯[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理解良苦用心,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只要明白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一次就做对。心中有了安全意识,第二次做对就不成问题。正确的东西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
  
  第一章 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为了自己必须时刻注意安全
  第一节 讨论究竟谁是安全的最大受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19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手”活动,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安全的感受。
    有位女儿谈起母亲:每当看到同龄人幸福的笑脸,每当看到别人妈妈带着孩子玩耍,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就想如果没有那次事故多好。如果没有那次事故妈妈就不会失去右臂,就不会失去左手,我的家庭就不会这么痛苦;如果没有那次事故我就能像以前一样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可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妈妈已经被那次事故夺去了健康美丽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有位母亲谈起女儿(这位母亲是建筑工程师,长年呆在施工现场):一次他接到紧急通知有一处楼板坍塌了要马上到施工现场,她丢下年幼的女儿匆忙赶去。当从现场回来时发现女儿满脸泪痕焦急地站在路口,两只小手费力地抱着一个对他来说显得有些巨大的安全帽。女儿一看到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紧紧抱住妈妈说:现场那么危险你没有带安全帽我好怕砸到你,我不想没有妈妈[现场那么危险你没有带安全帽我好怕砸到你,我不想没有妈妈。]。
    还有一名中学生写的一篇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知道吗?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就会想起从前那个温暖幸福的家:你用有力的臂膀把我高高举起,妈妈呵护的目光中透着笑意,爷爷奶奶笑声朗朗…..可是这一切因为你的一次违章作业后化为乌有。当你工亡的噩耗传来,奶奶急得昏了过去,一连几天不能下床,妈妈双眼哭肿,每天只是望着你的照片发呆,爸爸我多莫的爱你,可我又怎能不怨恨你呢?你可知道我这几年是怎样度过的?在学校里我怕写关于家的作文,别的同学都写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中有爸爸妈妈,可我呢走在街上我怕看到同学的爸爸,回到家里我怕看到爷爷奶奶那苍苍白发,怕看到妈妈红肿的双眼;晚上我怕睡觉,怕在梦中被妈妈的哭声惊醒。爸爸女儿好怕呀,这些你知道吗?学校开家长会,望着同学们拉着爸爸的手,又蹦又跳走进教室,我好羡慕啊!我来到校门口,等啊,盼啊,盼爸爸能从天而降,可盼来的是两鬓斑白,腿脚不灵,却还要支撑着为孙女开家长会的爷爷[你的违章作业留给我的是一个破碎凄苦的家,走在街上我怕看到同学的爸爸,回到家里我怕看到爷爷奶奶那苍苍白发,怕看到妈妈红肿的双眼;晚上我怕睡觉,怕在梦中被妈妈的哭声惊醒。]……
  第二,莫忘爱人的心愿
很多企业建起了家庭协管队伍,让员工的爱人在家里构筑起温柔的长城。员工在家里接受家庭协管员的管理,就像在单位受领导的管理一样。外企更重视这一点,有一个外企公司领导这样解释 “安全”安字是家的宝盖头下有个女,全字可以分为人和王,合起来就是“家中有女人为王,家里必定安全”。大家可能记得05年那个情人节,214个可怜的女人,在2月14日这一天,因为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没有等来鲜艳的玫瑰,却等来了214份死亡的噩耗。情人节,情人欢聚的日子,却成永诀,成了情人之间黑色的纪念。
    什么是安全?安全就是管理、制度、纪律,安全是一种观念,一种行为,一种习惯。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副总裁叶莺列出了中国女人的特点:谨慎、节俭、敏锐、周到、顾全大局、传统、温柔、细致、耐心、整洁、爱美、克己。这些与安全生产都有关系。他们在爱美、爱整洁的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消除某些隐患,这与安全管理的关注细节是一致的。因此女人的罗嗦不是坏事,它在提醒你注意安全。单身员工是不是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这更是错误的,因为你平时工作中不注意安全,冒冒失失,很少有姑娘愿意对这样的人托付终身。因为你对自己的安全都不负责,还能对谁负责呢?
    第三、莫忘父母的期盼
    谁都有父母,请你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每次出门父母叮咛最多的是什么?一定是注意安全。
    蹒跚学步时,为了你的安全,父母在你左右呵护;外出求学时,父母在心中把你守候;参加工作时,父母的企盼一直陪伴着你,不离你半步。有一家报纸评选最佳读者,最后有一位夫人当选。原来他的儿子每天下班后很晚才回家,为了等儿子他在十几年里每天靠翻看晚报稳住自己忐忑的心,既使广告也不放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待世界上最疼你的父母,你拿什么来报答?我们大家都听过一首感动的歌《常回家看看》
    的确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你的平安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父母的企盼,就盼你常回家看看。回家有个前提,就是安全。

第四节 学会安全,活着就好
    
    大家可能看到过一些生命垂危的病人对求生的欲望有多么强,即便是曾经在健康时对生命看的多么淡,在面临死亡时是多么害怕。真是应了一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活着就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的。在我们出席别人的葬礼时,都会有一个感受:健康比什么都好。在韩国有一个“棺材学院”,任何人花25美元就可以体验一次死亡的_感觉,烛光中,大厅里回荡着哀乐,体验着在这种环境下撰写遗嘱和为自己写下墓志铭,要他们想象最后一顿晚餐想和谁一起享用,如何向他的爱人说再见。然后穿上寿衣被装进棺材里静躺十分钟。不同体验着对体验的感觉都不一样,一些人会泪流不止,一些人会要求将棺材留一条缝,有些人根本无法进行到底。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重现了当时的悲惨景象,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很多人掉下了眼泪,我也特别去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5.12大地震你可能还有很深的印象,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脆弱和活着的重要:一位丈夫拉着妻子的手从摇摇欲坠的楼里逃出来,惊魂未定的妻子忽然想到三岁的孩子还在屋里,立刻挣脱丈夫冲进屋去,哗的一声楼房坍塌,丈父跪在地上,痛不欲生……残垣断壁中一位女性整个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了形。她怀里用被子裹着的孩子毫发未伤,小被子里有部手机,手机里保存着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灾难令人刻骨铭心,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珍贵的教育课。汶川大地震的记忆还未远去,今年4月14日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怀孕两个月的妻子亲手把丈夫推出房门,自己却被埋进了废墟里。集体火葬的原野,一具具尸体铺排开去,伴随着声声祈祷化作滚滚浓烟,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
    因为知道生命珍贵,才会尽可能的躲避灾难,才会靠着顽强意志创造奇迹:2009年6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了透水事故,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被困井下,直到7月12日才被救出,创造了井下生存604小时的奇迹。当时他们身边只有三顶矿灯和一个电子表,没有任何食物只有渗下的水。开始他们吃树皮后来发现消化不了不吃了,每天就接水喝水。后来水少了他们每天只能喝一小口。平时很少说话,就是简短的几句鼓励的话。矿灯很少亮只有听到异常响声以为有人营救时才亮一下。七天时间就睡觉,保存体力。后来电子表没电了时间也不知道了。当时他们心里想的是只要能活下来即使每天喝凉水,吃一顿简单的面条,甚至玉米面疙瘩也是幸福,只要活着就好。之所以他们能创造这一奇迹关键在于王圈杰安全知识的丰富,以及三人的应变力和心理素质。爆炸后立即意识到会发生透水,立即想到安全培训老师说的只要找到没有被水淹没的地方等待救援就行了,因此他们就往井口反向的高处跑去,为他们的生还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在等待救援期间王圈杰知道意志和体力很重要,它本来知道矿井下生存的极限是15天,但是他撒谎说是30天,这个美丽的谎言却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在今后的王家岭2010年3月28日矿难时,正是因为有一名老矿工知道以上事故,及时对情绪激动的年轻人进行鼓励,饿了啃树皮和木头、吃炸药包装纸、纸箱纸片和衣服里的棉花;渴了就喝点井内积水,井水有毒不敢多喝润润喉咙再吐掉,实在不行了就喝点;冷了就抱团取暖,于是奇迹便又一次产生了[生存宝典:1、止危害2、定信念3、存体力4、补能量5、求外援]。
    学会安全,活着就好的第一层含义是:要知道活着有多好。失去健康时,还可以住院治疗;失去金钱时,还可以从头再挣;但是失去生命时,我们要拿什么去弥补?
    学会安全,活着就好的第二层含义是:要安全首先要会安全。安全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危险,哪里不能碰,何处最安全,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怎么做才安全。学习让我们知道事故的后果,知道规章制度后的斑斑血迹,知到操作规程背后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世界上学习有两种一种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另一种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从自己经验中学习是痛苦的,因为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是幸福的,别人用血泪告诉我们真理所在。安全学习认认真真,工作就能踏踏实实,生活才会实实在在。
]。
    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只有精彩的演出,没有重复的彩排。
     
第五节 企业安全好,我的收入高
    
    在这里讲一个故事:波涛汹涌,充满险滩暗礁的河上,有一艘大船摆渡过往的行人。当有乘客让船夫谈谈自己的工作时,第一个船夫说;我在混口饭吃;他身边一位忙碌的船夫说:我在做船夫该干的活;第三个船夫目视远方坚定地说:我们要把各位平安的送到对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企业里员工应该如何做。企业就好比一条大船,员工就是船夫。第一个船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大船是一个共同体,得过且过,只会消耗企业的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是负效益;第二个船夫已经与企业共同体有了切合点,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是员工的本分;第三位船夫是真正认识企业共同体的人,体现了企业的宗旨,会为实现企业目标创造性的工作,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人。
    这个故事事是对企业与员工这个命运共同体安全关系的最好表达。对员工来讲提高安全素质不仅可以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还能提高效率;对企业来讲提高安全水平不仅可以减少损失还可以在质量信誉上获得回报,这就是外企经常说的安全贡献率。西方企业早就把安全回报率作为投资回报的一项重要指标。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安全形势好企业就会效益好,职工待遇就会高,工作才可以长久。企业的安全决定着每个员工的荷包能否充满。
    
第六节 谁是安全的主体

    《安全生产法》中对安全生产主体进行了明确: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这是从宏观层面上说的。如果放到微观层面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谁又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呢?这个问题不明确,企业安全形势就不会好转,安全管理就是被动的执行。在企业里经常产生以下现象:发现他人存在隐患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因患变成了现实;发现单位存在事故苗头时,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无动于衷,终使苗头变成祸患。因此必须对主体进行明确。
    安全工作的主体是谁,企业的管理层担负着整体日常安全生产的责任,是内部的安全管理主体,员工担负着各个岗位上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是企业内部的安全主体。
    企业常讲的“三不伤害”都是以自我为轴心,要求员工做好自我安全防范(当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提倡“四”不伤害了:增加了监督别人不被他人伤害这一项内容);同样很多企业开展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活动更加明确的告诉员工“我”在安全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对自己的安全我责无旁贷,对他人的安全我负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我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只有突出我的安全主体作用,发挥我的安全主体意识,安全形势才能好转。
    说员工是安全的主体并不是放弃管理层的责任。管理层要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强化员工的安全主体地位,培养员工安全主体意识。现在实行的安全绩效考核就是强化安全主体意识的重要方式。科学合理的确定安全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基层班组,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严考核,硬兑现,构成安全的闭环管理。最终实现一切工作要预设安全目标,一切业务流程有安全保护程序,一切考核手段有安全量化依据,使安全主体责任体现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培训是强化员工主体意识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形式多样,员工喜闻乐见的培训,让员工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是为了自己,自己是最大受益者,搞好安全要靠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自己的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要寄托在别人身上。
    干部在管理上要尊重安全工作主体,用情感方式来发挥安全主体作用。在传统管理手段之外,投入更多的亲情及人性化管理成分,尊重职工,要求职工做到的必须领导先做到,率先垂范,模范引路。在引导和尊重中赢得职工的理解和信任。注重与员工的情感培养。在日常管理中多教育,多鼓励,对违章情况及时提出指明危害,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管理者的关怀。职工对某些领导发现了职工违章不立即指出而是记下来回到办公室下考核通报进行罚款的做法很反感。这样员工可能不知道错在哪里,有什么危害,到底怎么做是规范的,是对的。不但起不到管理的作用反而会给职工形成抵触心理,认为你只会罚款,技术水平也比他强不到哪儿。
    管理人员要从员工根本利益出发,改变考核为主的管理方式为教育加考核。定期组织员工辨识场所中的不安全情况,及时对影响员工安全和健康的隐患进行整改,保证对员工劳动保护的投入,为员工创造风险尽可能低的工作环境,逐步改变生产工具和设施,加大对现场粉尘等的治理,这都是对员工的关心照顾的体现。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尊重和关心,一定会赢得职工的积极配合(除非是坏孩子),这样就能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各种规章制度不再是印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就会变成员工头脑中自觉的理念。

第二章 大家共坐一条船,齐心才能抗风险
——为伙伴
第一节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在我们中国的企业里,员工们耳熟能详。世界500强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里面,没有“三不伤害”,因为这是中国企业的独创。
    “三不伤害”最早是在1994年的_第四次安全生产周活动中提出的。当时活动主题是“勿忘安全,珍惜生命”。活动中,三不伤害的原型——“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一经提出,就在企业和员工中不胫而走,成为一大亮点。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仅仅只有16个字,相信每个人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
这寥寥几句话概括了所有的安全条款,几乎涵盖了岗位员工应遵守的现场安全管理规章所有的内容。三令五申劳保穿戴齐全,就是为了不伤害自己;为了不伤害自己,就必须正确佩戴劳保用品;禁止擅自移动、损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就是为了不让你的这一行动给别人带来伤害。岗位员工查找隐患,就是为了不能让别人留下的错误伤害自己。
    有人把“三不伤害”看成是简单的道理,但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不简单,简单的道理坚持做更是不简单[有人把三不伤害看成是简单的道理,但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不简单,简单的道理坚持做更是不简单。
没有人怀疑三不伤害的正确性,却有太多的人不去履行。]。
    没有人怀疑“三不伤害”的正确性,却有太多的人不去履行。穿鞋戴帽是每个员工自己的事,穿劳保鞋、戴安全帽是每个人性命攸关的大事,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或者不愿意按照标准认认真真地做,还需要安全专业人员检查来督促,分明是等着危险来伤害自己。在工作中,员工如果不负责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不仅自己受害,还会伤及无辜,伤害他人。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太多太多的悲剧,就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动作,牵连很多人跟着受到伤害。还有些人,虽然不是主要肇事者,但是,他发现别人违章,不去制止,不予关心,以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结果,事故的严重性超出他的预想,自己也跟受伤害。
    作为岗位员工,我们如何看待“三不伤害”呢?
    第一、不伤害自己,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做到的最低标准。
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要从“不伤害自己”入手,如果员工连“不伤害自己”都做不到,怎样能谈得上“不伤害他人”以及“不被他人伤害”?
   请大家谈谈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看法,有人用成语回答,比如“自作聪明”、“自作自受’等等;有些人的回答更干脆了,如”愚蠢、“活该”,总之肯定不是好词。
   那么我们在工作中“自己伤害自己”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有什么区别呢?谁都没有勇气高调批评“自己伤害自己”。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在座的各位对"不伤害自己”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知道,但并不一定能够做到。有时是思想麻痹,有些属不良习惯,如何才能做到呢?
    一是意识上不伤害自己。这话怎样讲?员工安全意识差,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图省事,怕麻烦,就是隐患,就是潜在地自己伤害自己[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有人检查和没人检查一个样,不偷懒,不冒险,不违章不放过任何隐患,让自己伤害自己成为不可能。]。因此,对待安全就必须高度重视,集中思想,抖擞精神,一丝不苟。
    二是技能上不伤 ……(未完,全文共49811字,当前仅显示895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学习讲稿:如何培养职工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