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新农村/农业讲话/乡镇社区/调研报告/>>正文

关于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14/5/29 14:02:28
目录/提纲:……
一、总体情况
(一)建设现状
(二)现有模式
(三)主要做法
二、存在问题
(一)干群存在畏难情绪,对社区建设缺乏信心
(二)现有政策缺乏依据,配套政策亟待跟进
(三)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如期入住困难重重
(四)农民收入无保障,缺乏有力产业支撑
三、问题剖析
(一)理论准备不足
(二)政策准备不足
(三)经验准备不足
(四)资金准备不足
(五)对群众购买力估计不足
(六)“比数量,争位次”导致“冒进现象”
四、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坚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信心
(二)担当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多策并举,着力破解社区建设制约瓶颈
(四)严格监管,务求把社区建成放心工程
(五)未雨绸缪,及早思考社区管理工作
(六)产业支撑,为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
关于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助推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协助党委政府共同破解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县委、县政府指导社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根据2013年度工作安排和 主要领导的要求,于今年4-7月份,组织部分 委员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成立调研组,在各位副主席、副书记的带领下,分为五个小组,深入到我县首批启动的15个在建社区,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推进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1年以来,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县委、县政府及早理出了“规划先行、产业支撑、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我县起步较早、动作较快、力度较大、效果较好,曾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用市委书记段喜中的话说,那就是:“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力度、有突破、有成效、有亮点。”
(一)建设现状
截至目前,经市、县农办认定的我县新型农村社区15个,(其中2011年开工1个,2012年开工13个,2013年开工1个),涉及13 个乡(镇、办)、171个行政村、20余万人,村庄原占地6.5409万亩,社区规划用地3.135万亩,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3.4059万亩。目前,首批启动的15个社区主体楼建设全面展开,年内全部封顶,完成总建筑面积约89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4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适当时候为社区入住居民申请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入住居民可自主选择享受农村或城镇养老、医疗、低保、教育费用减免、技能培训等政策。
四是积极引导,深入宣传发动。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近100人的考察队伍,赴浚县、辉县、临沂、汶上等豫鲁8县市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坚定发展信心;制作专题片200套、印制社区政策宣传彩页10000余份,分发到乡村,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组织电视台对20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社区建设专访,让农民群众全面深入了解新型农村社区的政策措施;举办了两期200余名村两委干部参加的新型农村社区培训班,专门邀请党校教授、行业领导、乡镇书记进行授课,通过培训,增强了村干部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村干部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由指挥部办公室牵头,组织妇、团、文化等部门成功举办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型巡回宣讲演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存在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干群存在畏难情绪,对社区建设缺乏信心
今年,_一号文件对农村的有关论述和近期省委即将出台的《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表后,对基层干部的思想影响很大。加之实际工作中,由于资金、土地、政策、法规等很多问题,县、乡政府难以解决,各种问题的叠加使领导干部产生了担心,使基层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一是怕土地违规被追责;二是怕代建商资金链断裂,新社区建不起来;三是怕财政资金不到位,公共设施配套不了,建起的楼房中看不中用;四是怕群众买不起,还怕给群众办不了房产证;五是怕搬不进去,怕搬进去住不稳;六是怕拆不了旧房,复不了耕,节约不了土地又浪费土地;七是怕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导致县、乡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有所放松,代建商投入和建设力度有所放缓,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期望有所降低。目前,县、乡干部群众都在等待观望,等上级的新说法,等上级的新文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且比较敏感的关节点上。
(二)现有政策缺乏依据,配套政策亟待跟进
近年来,虽然市、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玻璃门”现象,政策“好看不管用”,在建设中一旦遇到问题,因无相关政策依据,造成手续无法办理,社区建设推进受阻。如我县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增减挂钩或土地综合整治等方式取得了用地指标,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施工建设,但按照土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等手续办理程序,社区土地使用证尚不能办理。由于办理后续的立项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房产证等手续环环相扣,没有相关配套政策,造成后续手续无法办理。另外,旧房拆迁等方面的政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不配套,亟待跟进。
(三)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如期入住困难重重
目前,我县15个在建社区的一期工程住宅楼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年内将集中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及着手群众搬迁入住阶段。而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设施配套刻不容缓,群众入住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县乡根本无力承担。因而导致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至今无人规划设计,无人出面投资,其结果势必造成部分社区建好也搬不进去。另据测算,要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按5000人规模、1200户计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投入4000—5000万元,15个在建社区至少需要7亿元左右。截止目前,虽说省、市两级业已下拨我县新型农村社区专项扶持资金4080万元,但这对15个社区设施建设而言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说,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启动之初,县委、县政府也曾承诺,县财政每年要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引导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时至今日,这笔专项资金分文未拨,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说到底,我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走到今天这一步,之所以配套设施迟迟跟不上去,主要还是因县财政太穷,我们手中无“米”、缺少省以上政策支持造成的。如不尽快解决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不仅影响到社区建设的正常推进,而且关系到群众购房和能否如期入住社区,同时也还关系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和最终能否取信于民。
(四)农民收入无保障,缺乏有力产业支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变成市民。我们不能想象,农民“上楼”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还要每天跑出几公里去种地;我们更不能想象,农民的“腰包”没有鼓起来,如何享受“市民待遇”?楼高万丈“基”为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好比建一幢大厦,产业就是大厦的基础。有产业,农民就业才有基础,农民收入才有保障,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我县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民 ……(未完,全文共7535字,当前仅显示264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