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论文:全力推动仪征在苏中地区的崛起

发表时间:2014/8/30 18:48:03

论文:全力推动仪征在苏中地区的崛起

【摘要】枣林湾应仔细研判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抢抓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和“苏中崛起,跨江融合”的政策机遇,拓宽思路、精准定位、加快发展,同时配合市内其他产业实现仪征整体的率先崛起。
【关键词】枣林湾 文化旅游 跨江融合

近年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受到江苏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正加紧政策落实。年内,江苏召开苏中崛起会议,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为响应号召,扬州及相关苏中县市纷纷提出“跨江融合”发展的行动方向,并广泛动员,积极制定措施。枣林湾作为“宁镇扬都市圈后花园”,一直以来致力于生态农业、旅游业、商务服务业发展。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枣林湾应加快强壮产业、形成规模、提质升级,做好生态、文化、服务三篇文章;另一方面,枣林湾还要利用自身产业优势,积极配合仪征其他产业发展,为仪征全面崛起做出自身自身贡献。
1.如何看待文化旅游及其对于推动仪征苏中崛起的作用
1.1 对于文化的基本认识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作为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浓缩了不同历史、不同地域中人和人的行为方式,并以其特定的方式传承、改变和消失。同时,文化还是重要的的生产力,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极力发展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2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江南,人们首先会想到水乡与富庶;在仪征范围内提及枣林湾,人们往往会想到铜山、芍药与葡萄。二是文化的层次决定了旅游的品位。一方面文化的层次来源于地域本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在历史上的积淀;另一方面,文化的层次可以通过资源的改造、引进、嫁接和组合等经营得以提升,如中华民族村和嬉戏谷对旅游资源开发与创新。三是文化的丰富充实了旅游的内涵。文化作为既有传承又在动态衍生发展的无形财富,在自身优化的同时,又在更新充实着旅游的内涵,赋予旅游以新的生机,如海南世界小姐赛事的承办、云南映像对当地旅游业的宣传拉动。
从旅游对文化的作用上看,一是旅游有利于文化的生存与演进。文化并非无本之木、无草之根,和一切其他事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以涵养。而旅游作为文化产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使得文化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价值,得以支撑文化生存与演进。二是旅游为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旅游的人气效应带动了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促进了文化内涵的展示,加强了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三是旅游赋予了文化以新的生命。当旅游成为了文化生存的花盆土壤,文化就会自动适应时代、市场的优化和升级,从而顺应外在的需求和自身的需要而得以生生不息。
1.3发展文化旅游对于仪征城市发展和枣林湾城乡建设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同周边兄弟城市相比,仪征发展步伐在沉稳中略显审慎。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园、经济开发区和枣林湾生态园等园区的发展,特别上汽仪征30万辆整车项目的引进,仪征的经济活力逐步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属于仪征本土的文化旅游业,可以起到四方面作用:一是城市名片作用。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强仪征在更大范围内的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提升城市在文化、经济领域的魅力和吸引力,促进仪征在项目引进、人才引进上的层次提高。二是促进产业转型的作用。旅游业被认为是低碳产业、无烟工业,可以承接或促进工业产品、农产品及其他服务业的产业链优化。同时,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本身就能带动创业、就业,据联合国统计署统计,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可以多达110个,每增加一个旅游就业岗位,就可以增加6个相关产业就业。三是推动跨江融合的作用。随着一小时经济圈、半小时通勤圈的长三角区域构建,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布局将会进行新的洗牌,资源将要得到优化调整。在此过程中,文化势必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_要素,旅游则是拉近地区距离、增进地区了解、促进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可以肯定,仪征若要在跨江战略中率先融合,发展文化旅游意义重大。四是满足群众对于旅游的物质、精神需求。主动顺应群众对于观光体验、休闲运动、养生养老等方面的旅游需求,不仅是加速发展的基本经济原则,更是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内聚力、加强交流的重要举措。仪征随着近年来的较快发展,很多职业岗位都承担着较强负荷的劳动量,特别是一些收入已经接近中等收入的特大型企业,客观上亟需旅游对于劳动者身心的调适。
2.枣林湾生态园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及现状
2.1生态基础
园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15.1℃,平均风速3.5米/秒,平均相对湿度76%,日照时间2218小时,平均降水量1025毫米,无霜期214日,适宜发展各类农副业生产。
园区内大部分地域岗峦起伏,多为高岗和缓岗丘陵。其中,西北部高岗丘陵地区土层较厚。地面高程50米左右;东南部土地平整,地面高程20米左右。总的地势为东南低,西北高。
园区密布众多人工湖泊,其中二型以上湖泊15座。市内主要河流胥浦河和清水河贯穿全境。园区将结合道路取土同步修建人工湖及湿地,水域面积有望增至2万亩。
园区的自然资源主要为“三山”、“五湖”。“三山”,即草木茂盛、绿荫覆盖的铜山,绵延起伏、苍翠秀丽的长山和富含红土资源的红山。铜山海拔149.7米,面积3600亩,为苏中第一高峰,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铜山底下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经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勘探,地下1800米地热温度达73℃,开发潜力巨大,铜山矿泉水清澈甘甜,并以低钠、含锶及偏硅酸为主要特征,含4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元素,1991年通过国家鉴定。十里长山面积2万亩,蕴含丰富的雨花石资源。红山面积5000亩,蕴藏富含铁质的红土。“五湖”为枣林湖、云鹭湖、白鹭湖、光华湖、长青胡。总蓄水量达1315万立方米,水面清澈,水质优良。最大的枣林湖集水面积近20平方公里,水质标准为国家Ⅱ类,可直接饮用。
2.2人文基础
园区除了有优越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经典生动的历史人文典故,每年都吸引着不少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游览。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以下几项:一是吴王铸钱遗址。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之侄——吴王刘濞曾私下在此冶铜铸钱,铜山因此而得名,现仍留有部分遗址。民间为此留诗取鉴:“吴濞当年不尽忠,因山鼓铸欲无穷。无知瘠土民思善,从此铜山不产铜。”二是园区的中心干道——汉金大道。汉金大道的命名,就是希望借助西汉吴王铸钱的历史,将枣林湾生态园建设得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三是准提si遗址。铜山顶清代曾建有古庙准提si,每逢正月十五举行盛大庙会,四乡八镇的老百姓纷纷赶来敬香。山上香烟缭绕,山下则有舞龙灯、挑花担、荡旱船表演,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四是天池遗址。在铜山山顶有口水池,被称为“天池”。传说山上准提建si时,当地的和尚为了解决饮水问题,请来了一名高僧,高僧环顾四周 ……(未完,全文共12079字,当前仅显示287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全力推动仪征在苏中地区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