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干部/组织讲话/党会报告/学习体会/学习材料/毕业论文/>>正文

干部学习讲稿: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发表时间:2015/3/27 21:15:17
目录/提纲:……
一、什么是国学
二、当代中国“国学热”现象
三、“国学热”原因探析
(五)以德_、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
(一)中国经济崛起与民族复兴对自身文化的肯定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剧变的触发
(三)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使然
(四)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的自我护卫
(五)以德_、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
四、“国学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
(一)借复兴“国学”之名,行谋求经济利益之实
(二)以复兴“国学”为幌子,宣传封建迷信思想
(三)谨防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四)以“国学”为幌子,抵制和排斥西方思想
……
干部学习讲稿: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岳亮
__党校科社教研部讲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近年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复兴重要体现的国学热可以说是日益升温。我们看到,中国开设的孔子学院在国外四处开花,大学增设国学课程,很多名人著书演讲,中小学诵读国学经典……但同时对此现象也出现了很多争议,对国学利弊优劣更是褒贬不一。例如山东省教育厅禁止中小学全文诵读《三字经》,这无疑是给国学热泼了一盆冷水。这就涉及到怎样看待国学热。
今天这个问题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什么是国学;二、当代中国“国学热”现象;三、“国学热”原因探析;四、“国学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
一、什么是国学
在讲正确看待国学热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国学?“国学”作为汉字词汇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这是国学最早的意思。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19世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当时人们对比分析中西文化,或称为“西学”、“中学”,或称为“新学”、“旧学”。“国学”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总体上是作为“西学”的对比概念来使用,其中的“国”指的是国家,“学”指的是学术文化。
关于“国学”一词的具体界定,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音乐等各领域的传统文化体系都属于国学的范畴。从狭义上讲,是指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及其价值取向。
具体说来,对“国学”的用法有三种。一种用法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也就是在近代西方文化输入以前,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学术体系。第二种是指泛指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7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到,几乎每个卫星频道都极为相似的请个教授过去说点古书,讲讲文化知识,讲讲历史知识,然后就弄个国学如何如何的名字,热播上一阵子。
“百家讲坛”在普及学术、传播思想,弘扬国学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些有名的文化学者。例如阎崇年、王立群、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人。他们纷纷受邀到_各地演讲,他们的书一出版就成为了书店的畅销书。
特别是于丹把讲稿结集出版的一本《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竟然卖了上千万册,一本讲传统文化的书能卖出这个销量,这在过去是完全不能想象的。连_市清河监狱也邀请于丹为全体服刑人员讲《论语》,服刑人员里还有很多人买了她的《〈论语〉心得》。管教民警说:“大墙里的‘于丹热’并不亚于墙外。”
易中天也凭借独辟蹊径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妙说”历史而备受_观众热捧,他的“品三国”系列收视率居高不下,一度万人空巷,创央视10套收视之最。易中天也由此积累了超高人气,被外界称为是“学术超男”。
第三,高校设院办班。在复兴国学,弘扬国学的思潮引领下,一些本身就具丰富资源的高校也纷纷设院办班。这里所说的“院”,泛指“国学院”、“国学研究院”一类教学科研机构;所说的“班”,指的是以国学为内容的学习班、研修班。2000年,当时的_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国学研究院。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更是高调成立了国学院。
国学院的成立就使得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原_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陈至立都为国学院题了词。这是继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读经热之争后,人大的这一举措,有一个具有文化风向的意义。当时媒体刊发了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的宣言,也被认为是一份复兴国学的宣言。
人大国学院聘请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国学院院长,国学班学制为6年,采取本硕连读的方式,毕业后可直接获得硕士相关学位。部分成绩优秀者可推荐直接攻读国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实行硕博连读。继人大、北大成立国学院之后,清华大学也组建了国学院,将不断升温的国学热又推向了另一个高潮。欧美日本的汉学家们纷纷致电庆贺,国内学界和主流舆论也是一片赞扬。人们似乎很乐意地看到,清华大学在时隔80年之后又延续了老国学院的香火。
到目前为止,国内顶尖大学中,已有人大、北大、清华等20余所高校设立了国学院,提供本科或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一些地方大学也纷纷开设国学班,并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些国学院的课程体系都以研究经典为主,《论语》、《荀子》、《老子》等国学经典为学生们的上课内容。有的还要求学生选修书法、背诵古诗词、吟诗作赋等。
第四,是民间的响应跟风,民间的呼应和跟风对“国学热”的升温也比较明显。一个现象就是私塾的涌现与儿童读经潮的兴起。自本世纪初开始,各地涌现出大批具有国学启蒙性质的私塾,掀起了一股儿童读经的热潮。如_的“安定门国学馆”、南京的“金陵国学馆”、长沙的“天朗国学馆”、天津的“明德国学馆”、上海的“孟母堂”。这些私塾的招收对象多是以中小学生为主,教学内容无一例外的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学经典,还有的把练书法和对对子也作为学习内容。有报道说,现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少年儿童加入诵读儒家经典行列。一些家长也认为,孩子参加私塾,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是他们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感召,可以使孩子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甚至一些对国学不大熟悉的家长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去诵读经典。
民间的响应与跟风跟风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大学生穿汉服、行古礼成为一种风气。在许多高校里经常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大学生,他们会在业余的时间集体穿上汉服进行各种传统祭祀、知识竞赛、演示等活动,自发甚至自费推广宣传“汉服”。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很多大学生穿上汉服拍毕业照。甚至有新闻报道一个苏州大学的女大学生,大学期间一直坚持穿着汉服上课。有的大学也从官方的角度认可汉服。
今年6月,江苏师范大学就为900多名研究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所有参加典礼的学生、校领导及徐州市领导、教育部领导都穿汉服,毕业典礼遵照汉代仪式,现场演奏汉乐。江苏师大校长在致辞中称,此次典礼是“奏汉乐、着汉服、遵汉仪、沐汉风”。
三、“国学热”原因探析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问题,国学是怎么“热”起来的,“国学热”原因分析。2000多年来,国学以其高尚的精神、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仅为人们营建了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使中国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但另一方面国学内容又是庞杂的,有精华也有糟粕,特别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以及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和改造,使得国学中也有一些消极和落后的糟粕,会对人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在西方上升的资本主义文化冲击下,国学显得保守落后,缺乏生机和活力。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先是袁世凯称帝,实行独裁专制,提倡尊孔读经。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后,又出现张勋复辟的闹剧,旧礼教旧思想又死灰复燃。以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对儒学孔子进行重新评价。
在当时,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从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激烈的否定与批判反省。例如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批判儒学,因为反动派总是利用儒学作为复辟的工具。”胡适一方面倡导使用白话文,一方面主张废除文言文,因为他认为文言文代表旧有的思想和旧有的文化。钱玄同干脆提出一个“废除汉字”的主张,这也是五四时期最为激进的一个口号。鲁迅对此也还表示过同意,认为矫枉必须过正,“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_时期,批判孔子,打倒孔家店,山东的孔庙、孔府、孔林都遭到了破坏,孔孟之道也被彻底否定,国学也就失去了根本。直到改革开放后,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国学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下子热了起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成为一股全社会关注的文化热潮。
一种文化现象的背后总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国学热”的兴起原因是多方的、复杂的,其主要的我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经济崛起与民族复兴对自身文化的肯定;(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剧变的触发;(三)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使然;(四) ……(未完,全文共13810字,当前仅显示328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学习讲稿: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