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科学发展/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正文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演进机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5/4/29 16:51:24
目录/提纲:……
一、传统增长模式局限性的经济分析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二元技术进步结构分析
(一)有效资本和劳动增量效应的考察
(二)环境福利增量效应的特性
三、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
四、循环经济内在稳定发展的制度取向
(一)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社会制度体系
(二)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进程
(三)引导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
(四)倡导再生资源利用,推进资源利用网络建设
(五)从政府角度容许组织试验失败的存在
……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演进机理研究

[摘 要] 目前我国已难以承担传统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高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但当前循环经济的主流文献中存在学科孤立、方法单一且偏离经济学框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与实践推广。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完善,本文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二元结构,阐述了循环经济内生增长的必要条件,以期从宏观角度反映资源稀缺阶段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为循环经济奠定经济学基础,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内生演进 机理 制度取向
[中图分类号] F0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aces a number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bottlenecks, so the circular economy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economy growth changing a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2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资源与环境的瓶颈问题。[1]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发达国家用了近200年的时间才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当时有较为充裕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增长较快但增长方式粗放,而且没有发达国家那时优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道路,因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高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本文前期综合研究显示,当前循环经济的主流文献中存在学科孤立、方法单一且偏离经济学框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与实践推广。针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基础不完善的现状,提出本文研究。
一、传统增长模式局限性的经济分析
就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而言,经济学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将经济增长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过程,而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展开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为经济增长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增长理论着重研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强调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并分析经济长期增长的途径。综合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发现,经济增长理论本身的发展,既说明了经济学对促成现代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认识的逐步深化,也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的变化。
在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上,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劳动和资本的研究,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外生的技术决定论和人力资本论,再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技术内生化和经济增长率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观点,其总的趋势是更多关注产品生产方面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结构片面化。从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去考察,这方面技术进步属于产品生产劳动分工范畴,可视为基于产品生产劳动分工的技术进步。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表明,这种技术进步具有发展的短板效应,即:单纯依靠这种技术进步所实现的增长最终会被其引致的环境福利逐渐恶化所消耗,从而使发展掉入增长的陷阱,经济处于低效状态。这一点,可从下面加入环境福利因素的增长理论分析中得到证明。
本文利用新古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增长函数来进行扩展分析。[3]假定总产出的流动取决于资本K和劳动L,经济中的每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可无弹性地供给一个单位的劳动,并且完全就业可以持续存在。这样,劳动投入也就等于总人口。假定人口每年以指数增长率增长,技术进步对资本质量的改善只体现在劳动有效供给的增加,增加后的劳动供给相对于原先劳动的倍数记为。假设总产出为,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分别为和,资本的折旧率为。则总产出可以表示为:,。于是人均总产出:,记为。人均资本变化的约束方程为:,其中社会平均储蓄率,,为人均消费支出。由人们对当前和未来消费两难冲突的自利行为决定,即, 为消费者的决策期间,为决策时间长度,为主观贴现率,。则最优的人均资本时间路径由下列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决定:



其有效折衷的一阶条件,即Euler方程:,于是,消费水平和资本存量的积累方程:

系统的均衡点由决定,在产出函数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作用下,产出流动将在该点实现稳定。可见,在外生技术进步参数不变化时,系统增长在该点停止。只有这一外在参数随时间增加时,系统才能在长期内实现增长。
现在对这一系统加入环境福利影响因素。系统中,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实质上是建立在产品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产品生产的劳动分工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反过来作用于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分工的内涵和扩大分工的规模。由于这种技术进步增长模式忽视了资源利用的技术进步,其增长结果一方面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资源。当废弃资源的积累超过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福利的恶化。这种恶化主要体现在因自然灾害、环境治理和居民健康受损而增加的支出。这种支出是外在强加的,不能由人的自利行为来自主决择。在储蓄等于投资的条件下,环境福利恶化导致支出的增加必然使投资减少,这种减少相当于资本的环境损耗。假设资本的环境损耗率为,其大小由废弃资源数量决定,记为,为第期的废弃资源数量,,为环境净化废弃资源的能力。当时,;,,并随增加而增加。在的影响下,系统的资本积累约束方程为:

系统的其它条件不变,根据一阶条件的Euler方程,求得折衷后的消费水平积累方程为:

同理,系统的均衡点由决定,并在该点实现稳定。

显然,当时,系统的稳态均衡点没有变化,表明在环境承载范围内,经济的稳定态没有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产品的技术进步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未完,全文共9526字,当前仅显示260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演进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