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政治/政治法律/改革/改革开放/>>正文

论文:经济_和政治_同步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5/5/3 9:06:56
目录/提纲:……
一、导论
二、一个高速增长但失衡的经济:中国改革的结果
三、各种市场参与主体力量均衡:均衡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中国经济失衡的政治制度解释
五、加快政治_改革是未来改革的重要内容
……
论文:经济_和政治_同步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内容提要:中国经济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可概括为失衡。市场经济要实现均衡发展,各种市场经济参与力量须均衡。在西方,资本在经济上处强势地位,但在选票上处处弱势地位;劳动在经济上处弱势地位,但在选票上处强势地位加上工会的力量。资本和劳动势均力敌,产生出保持中立的政府。在当今的中国,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双重强势地位,而劳动在经济上和选举上处双重弱势地位。受资本制约而缺少选举约束的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资本结为联盟。通过政治_改革让劳动获得选举的实际权力从而成为制约地方政府的力量。通过工会可直接与资本抗衡。受到来自资本的经济约束和来自劳动的选举双重约束,地方政府的立场将趋于中立化,和谐社会可建。
关键词:经济_ 政治_ 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导论
中国的_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过去了30年。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如果把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所开始的改革分为经济_改革和政治_改革,一般观察认为,经济_改革进展较快,在不少方面可圈可点,比如民营经济日益占据中国经济的主体地位,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从计划经济的直接管理的方式转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间接调控为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5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济上的差距明显,迫使传统的_国家做出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在中国表现为经济_改革,目标逐渐确定为_市场经济,实际表现主要为在竞争性领域,私有经济不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通过市场调节经济活动。
中国的市场经济_改革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30年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但各种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可概括为经济失衡,其中有一些表现值得关注:
--- 生产和消费不协调,一方面普遍存在的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而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的生活水平还相当低,而且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 劳资关系紧张,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相当比重的工人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缺少必要的社会保障,被拖欠工资,高工伤率,矿难频发;
--- 工业污染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 人与自然的环境恶化,资源过度开发,引发发展可持续问题;
………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上述问题应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资本只追求利润就可能产生上述结果。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些问题发生在当今世界所有的社会,而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这些问题在实行_市场经济制度的中国反相对要严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笔者有一个假说:这些现象是中国政治_改革滞后于经济_改革的结果,下文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三、各种市场参与主体力量均衡:均衡市场经济的要求
现代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有众多的经济主体参与,需要一个社会的协调机制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的相互衔接和平衡,否则就可能导致在某些领域的过量生产或生产不足。前面分析,传统的计划经济试图通过计划指令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的衔接和平衡,但效果不理想,由此开启了市场经济_的改革。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在于,计划经济是集中决策,计划当局通过计划来协调各经济活动以及参与主体的利益,而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这就产生出一个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协调?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_主义认为,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可担当分散经济活动的协调大任。但后来人们发现,由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市场是有缺陷的,完全依赖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强调政府这只看得见手的作用。更后来的凯恩斯主义则进一步强调,完全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将可能出现经济萧条或通胀,强调政府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萧条和通胀。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其独特的分析,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马克思总体上来说,并不相信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强调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性和社会化大生产有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其次,他认为资本家通过拥有资本来剥削工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将导致工人阶级的贫困化,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由此,马克思预言_资本主义的革命必将到来。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马克思所预言将要发生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并没有出现,由此引发了众多的争论和解读。在此,笔者提出一个解读。
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征: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强势地位,在政治上也同样处于强势地位。资产阶级的这种经济和政治双重强势地位使得政府成为资产阶级的政府,政府站在和劳动对立的立场上帮助资本谋取更多地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这也是从马克思到列宁提出暴力革命理论的重要根据。但到了19世纪末,情况开始改变,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通过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选举政府官员(广义政府的概念,包括各类名义代表,如国会议员),一是工会力量的发展壮大和成熟。这种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给了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超过资本的政治权力,至少是选举权力,政府通过暴力否定民众选举结果已不具可操作性。而工会作为有组织的工人在争取工人利益时,显然要比单个工人强有力,成为平衡资本强势地位的重要力量。
工人阶级所拥有的选举权利和组成工会的_也改变了政府的性质。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发展经济,能不能发展经济通常是政府官员能否获得选民支持的基本依据。发展经济需要资本和劳动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在过去任何时候,资本总是相对稀缺,而劳动相对富裕,尤其是体力劳动。因此,政府官员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首先依靠资本。但是,政府官员又是民众一人一票选举产生,如果政府官员要想得到选民支持就必须寻求广大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的支持。资本和劳动始终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资本总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劳动则总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和福利,二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对立双方都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资本用经济增长或G ……(未完,全文共8835字,当前仅显示241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经济_和政治_同步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