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环保/城建讲话/>>正文

论文:产业特征、环境管制与污染排放

发表时间:2015/5/21 17:52:39

论文:产业特征、环境管制与污染排放
——基于我国工业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选取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作为分析对象,使用我国34个工业产业2001-2006年数据,将污染作为生产投入品之一,利用污染供需分析法分析影响污染需求和供给的因素,以得到产业特征、环境管制和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三种污染物来讲,污染密度均是能源消耗密度、国有资本比重和相对工资水平的增函数,是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指标和外资比重的减函数,并且对不同污染,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环境管制;产业特征

一、引言与简要的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工业化阶段的经历一样,快速的增长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产生的污染也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经济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环境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Grossman 和Kruegar(1991)等为开端,对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尽管仍存在许多争议,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6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规模、效率水平、本地原材料价格负相关。Wang(2000)利用我国1994年1500家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数据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同时也表明我国征收的排污费对工业废水控制是比较有效的。Cole等(2005)沿着类似思路,利用英国产业数据对产业特征,环境管制与污染进行了分析。这些文献在研究方法上都采用了 “污染供需分析法(pollution demand-supply schedule)”,将污染排放看作企业生产函数的投入品之一,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分析影响污染排放的因素。将环境管制看作是污染供给方,并且不仅关注正式的政府管制,也强调社会各方面对企业污染排放施加的压力,即非正式的管制的影响。
本文也将沿用这一方法,通过构建产业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污染需求和供给方的因素,包括能源消耗、国有资本比重、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政策等指标,以得到对污染排放指标的影响。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阐述污染的供需均衡分析方法;第三部分说明实证分析的变量选取和计量模型的设定;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结果;第五部分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污染排放:供给与需求分析框架

沿用Pargal和Wheeler(1996),Wang(2000)和Cole等(2005)的方法,将污染排放看作生产过程投入品的一种,寻求影响污染需求的因素,并将环境管制看作污染的供给,进而通过污染“市场”的均衡获得隐含的污染“价格”,以得到实证分析的表达式。
1.污染需求
污染的需求函数可以由企业成本最小化得出[ 更详细见Wang(2000)。],与其他产品或服务一样,污染的需求函数由价格和其他影响因素构成。假设企业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其总成本:

其中表示污染排放,为反映产业特征的其他变量,为管制部门对企业施加的污染处罚费用,为生产中涉及的生产成本和污染处理成本之和,。成本最小化一阶条件得:,即边际污染处理成本等于边际处罚费用,将边际处罚费用看作是污染排放的价格,即可得到隐含的污染需求函数。
我们将产业污染需求函数表示为:
(1)
其中表示污染排放指标,在后文中我们用污染排放密度来表示,即污染排放数量与工业增加值之比。为污染的隐含价格;其他变量为反映产业特征或产业活动的指标。为能源消耗指标,为企业规模指标,为实物资本密集度指标,为反映产业技术进步的指标,为平均工资指标,反映不同来源的资本比重。分别来看:
(1)能源消耗。我国经济取得的快速增长是与高能耗联系在一起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在0.5左右的水平,但近年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增长速度,尤其是2004年达到最高值1.59。高能耗与高污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当一部分污染是由高能耗产业的生产活动带来的,我们预期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即能源消耗密度越大对污染排放的需求越大。
(2)企业规模。从总量上看,企业产值越大必然伴随更多的污染物,但从边际上我们预期企业规模与污染排放密度负相关。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①污染处理的规模经济效应。作为固定投入的污染处理投资,可能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随产出规模的增加平均污染处理成本下降;②大规模企业更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因此自律程度较高;③大企业更易于成为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
(3)工资水平[ Cole等(2005)使用工资水平表示人力资本的密集程度,考虑到我国平均工资较高的产业往往垄断性较强,比如2006年烟草制品业平均工资为46089元,高于服务业中的金融业(35495元)、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43435元)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31644元)的平均工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及燃起供应业平均工资也远高于一般的制造业工资水平。因此我们很难将这类高工资与人力资本密集程度联系起来。]。这个变量代表的含义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将污染看作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之一,工资水平高低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劳动力价格上升,即污染的相对价格下降从而要素之间的替代可能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另一方面,工资水平也反映了收入状况,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表明,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增加,污染排放随收入增加而减少[另外,高收入会增加人们对环境的支付意愿,更重视环境治理问题,更有动力对企业污染排放产生压力,即通过非正式管制对企业污染排放施加压力,使企业污染排放减少。]。因此,工资水平的提高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污染排放。
(4)资本密集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密集程度反映了结构效应,一般认为,劳动力密集程度高的产业是相对“干净”的产业,因为使用了较少的机器设备和能源投入,污染排放较少,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则相反。本文中用人均资本来表示资本密集程度,并且我们估计其系数为正。
(5)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反映了产业对要素投入的使用效率,比如企业的研发活动,通常会提高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从而降低单位产出对投入品的需求,因此导致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排放的减少。我们使用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表示创新活动。 ……(未完,全文共15018字,当前仅显示270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产业特征、环境管制与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