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人事/>>正文

论文:最低工资管制会加剧中国的失业危机吗?

发表时间:2015/6/3 16:20:32
目录/提纲:……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三、最低工资管制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四、实证检验方法及数据说明
五、最低工资管制就业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
六、结论性评语
……
论文:最低工资管制会加剧中国的失业危机吗?

摘要 本文试图考察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后果。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不仅取决于最低工资标准自身的高低,还取决于监管制度的完善性,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由于强化了这种监管,使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得到放大。基于2006-2008年季度面板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上述命题。进一步估算表明,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推行现有的最低工资管制政策,将使失业危机进一步恶化,因此当前应适当放松最低工资管制。


研究领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就业

摘要 本文试图考察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后果。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不仅取决于最低工资标准自身的高低,还取决于监管制度的完善性,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由于强化了这种监管,使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得到放大。基于2006-2008年季度面板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上述命题。进一步估算表明,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推行现有的最低工资管制政策,将使失业危机进一步恶化,因此当前应适当放松最低工资管制。
关键词 劳动管制 就业效应 政策建议


一、引言

自2004年新的《最低工资规定》出台后,我国逐步加强了最低工资管制,各地政府频繁而大幅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每隔一两年就会调整,而且幅度动辄就是10%、20%,甚至更高。由于连续调整,很多地区最低工资已达到较高水平,比如_和广州已经达到或超过800元,而上海更是接近1000元。
提高最低工资标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4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目前的失业风潮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觉。如何在当前背景下防止就业的恶化,是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而要针对这一课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就必须科学地梳理就业与劳动政策之间的内在关系。而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定性判断和泛泛讨论的层面,缺乏严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本文首先以Ashenfelter & Smith(1979)-Grenier(1982)模型为基础,从理论层面考察了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我们发现,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不仅取决于最低工资自身的高低和就业工资弹性,更取决于最低工资监管环境。根据后一条得出的推论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由于改善了这种监管,可能会使原本并不突出的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冲击变得日益明显。为检验上述命题,我们利用2006-2008年10个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首先,在最低工资占均衡工资比例较高的组,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幅度要明显大于较低的组。比如在最低工资比例大于0.5的组,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1%,城镇单位就业就减少0.121%,而在最低工资比例小于0.5但大于0.45的组,就业只减少0.081%。这一规律同样出现在按就业工资弹性分组的情况中;其次,我们发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在最低工资标准占市场均衡工资比率或就业工资弹性较低的样本中,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在最低工资标准或就业弹性较高的组,影响才比较明显。但在实施《劳动合同法》之后,各组别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都变得显著,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1%,各组别的就业损失百分比会在原来基础上增加0.052%-0.058%。这些结论基本验证了前述两个命题。进一步,我们利用国有性质和其他性质城镇单位就业的比较分析,证明了《劳动合同法》确实是通过改善最低工资制度的监管而强化后者的就业冲击的。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二:首先是政策意义。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最低工资管制是改善民生的善举,应大力推行,但很少有人关注其就业后果。本文分析表明,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引发严重的就业冲击,加剧失业危机。本文结论可以为最低工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借鉴和参考;其次是研究方法。国内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展开研究的还很少(韩兆洲,2006),而在国外文献中,也多是独立地研究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的。本文则从另一视角,研究了其他劳动管制措施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对最低工资就业影响的交叉效应,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本来并不突出的最低工资的就业冲击变得愈加突出。这种研究方法,有利于人们从更全面的视角来评判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后果。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关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Stigler(1946)的经典文献,他认为最低工资管制会提高用工成本,但是否会损害就业还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在竞争性市场会损害就业,而在垄断性市场上则不一定会损害就业。此后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受最低工资管制影响剧烈的行业尤其是低工资中,员工流动性很强,企业很难聚集起市场_,市场更加接近于竞争性,依据Stigler所提出的范式,最低工资管制很可能会损害就业(Brown, 1982)。即便是Welch(1974)-Mincer(1976)-Gramlich(1976)的两部门模型中,至少在最低工资所能覆盖的正规部门也是秉承了这种竞争性假设,只要这个部门的劳动需求不是非常缺乏弹性的,那么最低工资管制所带来的就业损失就是必然的。这种早期的理论命题得到了实证分析的验证。按Brown(1982)的经典回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很多学者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结果发现,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0%时,底层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大约减少1%-3%。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摆脱传统的分析范式,从两个方面进行修正:首先,有学者指出,低工资行业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缺乏市场_,实际上,利用最低工资的价格效应或企业招募中引荐奖励等指标,均可以发现垄断型劳动市场结构的存在(Katz & Krueger, 1992; Card & Krueger, 1994)。Flinn(2006)等利用搜寻模型中搜寻摩擦和匹配专业资本,提供了垄断特征的另一类证据,因此按照Stigler的范式,最低工资管制不一定必然导致就业的损失;其次,即便是在竞争性市场中,很多学者也证明了由于劳动市场存在种种传统理论框架所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冲击也可能会被抵消,因此最终的就业后果也是不确定的。概括起来,这些因素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最低工资的效率收益。在传统理论框架内,企业被视作一个黑箱,效率因素往往被忽略,但很多研究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仅会提高用工成本,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比如从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的角度,它会降低低素质工人隐藏私人信息的激励,从而使甄别效率得到提高(Luttmer, 2007)。再比如,从效率工资的角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Manning, 1995)。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成本上升的影响并缓解就业损失;其二,多元合约组合的调整。传统理论认为,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约是单一的工资合约,工资是唯一的约定变量,但实际上,劳动合约的内容是多维的,除工资外,还会涉及劳动强度、在职培训、非货币福利等内容。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企业不仅调整工资,还会调整合约的其他内容,比如提高工人劳动强度(Fraja, ……(未完,全文共16237字,当前仅显示292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最低工资管制会加剧中国的失业危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