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论文:解析世界油价的“中国因素”

发表时间:2015/7/1 12:16:22

论文:解析世界油价的“中国因素”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了中国石油消费对于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认为与其它重要因素相比,中国只是一个增长的力量,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关键词:石油价格;中国因素
一 引言
2003年左右,世界石油价格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2002年,布伦特油价为每桶25.02美元,2003年至2005年,油价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59 %,历年平均涨幅14.75美元,至2005年,每桶油价达到54.52美元。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也在增加。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数量达到创历史的1.2亿吨,2005年,中国消费石油3.27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8.5%。针对这一现象,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不应该将2003年以来油价的攀升归咎于伊拉克战争等事件,中国需求的强力增长是导致这一时期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中国石油消费量的猛增会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平衡”,并且随着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内的持续增长,中国会在未来世界石油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现在“世界上每天消费8500万桶石油,其中,美国2100万桶,中国600万桶,预计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消费量相同,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能源支持自己的发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8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需求的增加才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中国经济从上个世界末就进入了一个稳健增长的阶段,石油需求量也随之上升,世界石油的供给方已经将中国的需求纳入了其考虑中,顺应需求的变化调整产量,即使在某年的产量有可能与需求不匹配,至少在下一年这种误差也会被修正,进入21世纪以后更是如此。即便2004年中国的增长率是出乎意料的,但全世界4%的增长率却在分析家们的预料之中,因此市场理应对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增加了供给(Linda Joseph 2006)。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间世界原油供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作为主要产油地区的中东地区的原油产量稳步增长,产量的年均增幅约为1.2%,而俄罗斯和非洲地区的产量大幅提高,其中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俄罗斯产量的年增幅达到7.8%,2000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6.14亿吨,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8.95亿吨。从图3可以发现,除了在1999年由于油价低迷导致石油生产量小于消费量以外,1990年以来各年度的生产量均高于消费量。因此,在短期内,世界市场石油的供给能够满足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增长的需求。石油市场会根据世界经济的景气变化,通过期货的价格信号,调整产量,满足需求,因此,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会影响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化,而期货价格会对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正常的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因素不可能对油价造成剧烈的影响,而中国作为需求面因素的一部分已经在市场的预期范围之内,因此不会造成油价在短期内的剧烈波动。
其次,在这一时期,许多事件的发生对石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供给面的变化,促成油价的剧烈波动。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当然是2003年3月20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作为一个突发事件,在战争开始前,期货市场的价格就做出了反应,2003年石油的均价为23.71美元/桶,而2003年2月,即伊拉克战争即将开始之前的油价达到32.23美元。另外,由于伊战导致海湾地区局势不稳定,影响了当地的石油投资,据估计在此期间油价上涨的25美元中,至少估计有5至10美元要归于战争因素,并且这一因素的影响要持续2-3年的时间(Linda Joseph 2006)。从世界原油期货价变化的折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03年2月以前,油价基本在20至35美元的区间内波动,到2月份开战之前,油价出现一个峰值,并且从此进入了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中国因素”的说法就是在这一时期从西方兴起的,并且此时恰逢美国国内大选期间,不能说这一说法的产生没有美国国内政治团体转移国内选民注意力的作用。2005年8月台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墨西哥湾,导致美国12家炼油厂减产,8家完全关闭,8月30日WTI油价达到创纪录的69.81美元/桶。另外,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大量寻找新投资机会的国际“热钱”,涌入了能源市场,石油基金对于市场的看多或看空,并随之改变手中的头寸,放大了具体石油经济事件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这些非基本面的因素是世界石油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也构成了推动油价变化的重要原因。

最后,在面对石油价格上升时,我们不应该忽略油价的变高有其相对性。石油价格虽然上升了,但作为决定石油消费支付能力的国民收入也在增长。图5描述了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石油消费总额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变化。我们可以看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石油消费总额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开始攀升,至1979年这一比例达到1.1%的峰值,此后则急剧下降,从八十年代末期以来一直在一个平稳的区间波动,近些年的油价上涨仅使这一比例有一个向上的回归趋势,但2004年的0.31%与历史上的最高值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作为石油产品计价货币的美元,其汇率变化以及通货膨胀都会影响油价的高低。虽然过去的文献大部分认为长期中油价和美元汇率间存在正向关系,即油价的上升引起美元的升值。但2000年以来油价上升伴随美元贬值的现实对他们的研究提出了挑战,而Bénassy-Quéré等(2005)的理论模型为解释油价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即期负相关系提供了一个参考。因此近些年来,不能忽略美元有效汇率持续贬值推动名义石油价格上涨的作用。
综上,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是许多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景气变化,石油产品的计价货币美元的汇率的变化,主要供给国的产量增减,重大意外事件的发生,投机资金的炒作都是影响世界油价变化的重要因素,与它们相比“中国因素”只是影响因素中相对小的一个方面,虽然在未来其重要性会增加,但现在的实际影响力不大,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说 ……(未完,全文共9059字,当前仅显示247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解析世界油价的“中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