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商场/>>正文

论文:非决定性、有限理性与适应市场假说

发表时间:2015/7/3 18:54:48

论文:非决定性、有限理性与适应市场假说

摘要:适应市场假说对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经济理论进行了调和,指出在异质性、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经济环境中,人们采取的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性的经济行为。本文从自然决策理论强调的非决定论的世界观出发,分析了结构不良问题和不确定型决策的特点,以现实的证券投资问题为例,指出适应市场假说中有限理性的理论基础和决策行为特征。提出应关注经济理论的适用性和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以多学科的综合来促进经济学的发展。
Abstract:Adaptive Markets Hypothesis (AMH) reconciles efficient markets with behavioral finance in that decision-makers’ behavior is bounded rational and adaptiv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eterogeneity, competi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determinacy emphasized by naturalistic decision theory, it is analyzed that naturalistic decision problem is ill-structured and under indeterminacy. The attribute of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investment in stock m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9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典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和市场均衡的假定,行为经济研究以事实提出了挑战。Kahneman 和Tversky的《期望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1979)和《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1982)通过大量的经济实验提供了他们的发现,即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不是经典的预期效用理论假设的那样,而是使用启发式方法,他们将其总结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失败和二十世纪末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让人们冷静思考经济学中的理性均衡概念。经济学的现实主义思潮开始兴起。人们在分析经济实验结果中蕴含的奥秘,尽管还没有公认的结论。但至少它提醒人们关注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如果不尊重客观事实,凭借错误的假设进行理论分析,就不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得来的只能是空想和失败。人们需要对现实的经济运行规律做更多研究,认识市场的本来面目,从中得出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始合作研究复杂系统科学。如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SFI)对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研究可以分析经济系统运行的非线性特征和Adam Smith 定义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规律。在金融市场复杂性研究方面,有很多运用分形和混沌理论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Peters, 1996; Holland and Arthur, 1997; Atchison, 1996; Gilmore, 1996 and Kohers and Pondey, 1997; Zhuang *in-tian,2004 ),它们都反映出市场具有演进性和适应性特征(Olsen, 2000, 2001a; Shefrin, 2000)。
金融市场实证研究揭示了市场运行存在复杂性,但它不能描述复杂性表象背后的动力机制。复杂系统科学说明了复杂规律的特征和产生复杂性的可能的原因,但还未能说明经济系统复杂性的微观基础是什么。行为经济学的经济实验证明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的决策行为,但在繁杂的行为现象背后还缺乏理论基础,而且人们在实验环境与现实环境中的决策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也还有待考察。缺少对经济系统整体特性和系统内在动力机制的有效认识,经济分析就如同盲人摸象。
现实的经济波动没有一刻停止了对经典经济理论的挑战。例如,近几年来,世界主要商品和金融价格指数都发生了大幅变化,如原油、金属(包括铜、铝、黄金、钢铁等)、煤炭、房地产、欧元兑美元汇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恒生指数、上证指数等,有些价格涨幅惊人,超过历史水平一倍还多,远不是可以从历史波动中预见到的。这些变化对生产、流通、消费和投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风险和收益的累积特性对经济理论来说还是未解之谜,对经济管理工作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Andrew W. Lo (2004,2005)从认知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得到启示,提出了适应市场假说AMH(Adaptive Markets Hypothesis)。它对标准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之间关于人的理性的争论进行了调和,以进化的思想拓展了Herbert Simon 关于人们决策时应用“满意原则”的观点。它认为人们总在从理性意识出发采取适应性行为,只是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当决策行为缺乏对环境的适应性时就表现为行为经济学指出的行为偏差。适应市场假说强调决策者具有理性意识,但不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因而经济人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并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人的理性程度发生变化,市场效率也会发生变化。
经济人的异质性、市场竞争和自然选择是适应市场假说所构造的新的理论范式。适应市场假说能够对诸多市场异象做出揭示,并对投资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仍然感到适应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石不够坚固和严密,还是能够从适应市场假说的逻辑构造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人们是有限理性的,会采取适应性行为,而不是通过理性计算寻求最优和均衡?为什么适应性行为会存在偏差?人们的适应性行为的特征是怎样的?尽管适应市场假说对这些问题从人类的大脑进化结构和认知神经学的角度给予一定的解释,但把经济活动的社会属性归因于人的生物学特性似乎缺乏说服力。对于人们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决策行为,还是应该从决策问题的特征和决策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或许是发现人类的经济行为特征和市场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

2.非决定性与自然决策理论
经济学在认识社会运行规律的进程中不断反思人自身的行为特征。在这种经济学的现实主义思潮中,有一个研究现实环境中人们的决策行为的理论,它就是自然决策理论(naturalistic decision theory )(Klein,1993; Zsambok,1997, Huber and Wider,1997)。它分析了现实决策环境与经典理论假设环境的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的决策行为的区别。尽管自然决策理论还很不成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对构造新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决策理论的发展、对经济学走下神坛而更贴近现实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2.1.自然决策理论的世界观
自然决策理论关注于在非决定性(indeterminacy)条件下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反应行为。即它对现实环境中决策问题的认识是基于非决定论的世界观。这是它与经典理论的最主要区别,并由此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结论。
经典决策理论包含着一套一致性公理,这是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这些公理描述了在一种比较理想环境下的选择问题。其中的_内容是:人们的偏好是已知的,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决策信息。在这种假定下,经典决策理论可以寻找到最优决策,并因其模型的严谨而体现出科学性。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是最经典的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阐释的有效市场成为经济学和金 ……(未完,全文共17157字,当前仅显示308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非决定性、有限理性与适应市场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