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畜牧/调研报告/>>正文

关于我县生猪养殖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15/7/30 8:46:42
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址无序,违规经营问题突出
(二)治污不力,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三)整治不力,监管盲区问题突出
(四)管理不力,日常管理问题突出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生产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
(二)治污体系不完善,成本过高
(三)部门职责不明确,推诿扯皮
(四)管理_不健全,管理缺位
四、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一)坚持堵疏结合,科学合理划定养殖区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准入退出机制
(四)加大整治力度,取缔违规养殖场
(五)加强企业管理,发挥温氏主体作用
……
关于我县生猪养殖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的工作部署与安排,今年6月,县政协部分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我县农村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全面深入地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太平、城南、罗坝、司前、隘子等平原和清化河流域乡镇,入村进场,走访了20多家生猪养殖户。之后,分别召开全县镇村干部、职能部门和养殖户代表参加的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养殖场建设和加强监管、深入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是广东省林业、农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种养业发展较快,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和“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枇杷之乡”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我县畜禽养殖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县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温氏养殖和自主养殖。养殖场遍布全县各乡镇,主要分布在司前、太平、澄江、罗坝等乡镇(其中司前镇有47家,居全县首位)。据统计,全县有温氏养殖户127家,自主养殖户 家。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有189家(其中规模在500头以上的有80多家)。2014年,全县生猪年出栏量约14万头,年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占全县畜牧总产值的   %。其中,温氏养殖户生猪年出栏量12.3万头,养殖户年总收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2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影响,群众怨声载道,投诉日益强烈。
    (二)治污不力,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一是环保责任意识淡薄。相关部门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遇到问题存在相互扯皮推诿现象。养殖户对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漠视或侥幸心理。大多数养殖户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治污主体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只顾睁眼挣大钱,闭眼不管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在治污设施建设方面处于被动状态,上面要求建就建,要求不严就缓建,没要求的就不建,或者在建设标准、规模方面偷工减料,能省就省,应付了事。
    二是排污设施因陋就简。多数养殖场排污设施简陋不完善,原本按要求必须配套建设沼气池、沼液池、集粪池、雨污分流、粪尿分离、化尸池、消纳等设施的,大多只建了其中的一部分。有的才刚刚启动排污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尚未完工,仍然存在直排的情况。据温氏公司今年5月底统计,完成集粪池建设的农户有54%,完成雨污分流设施的有57%,而完成粪尿分离设施的仅4.8%。有的场房建设简陋,设备简单,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因质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有些养殖户即使建起了污物处理设施,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工艺标准偏低,如沼液池太小,雨污分离效果差等,存在应付检查嫌疑。
    三是治污措施落实不力。沼液后续处理和利用措施不彻底。除少数养殖场的沼液用于果树、蔬菜、鱼塘等生产外,不少养殖场将沼液直接排放到附近水源,造成水体污染。有的沼液池面积过小,满足不了沼液存蓄量,加之清理或利用不及时,经常溢出或随雨水流到外面,造成二次污染。猪粪沼渣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不尽人意。除部分养殖场有人按时收运转化成有机肥外,有的养殖场将猪粪就地简单堆置,经雨水冲刷,直接排入小溪、河流或_污染地下水资源。有的养殖场的粪便随意堆放,滋生大量的臭气和蚊蝇,成为疾病传播的“温床”,严重污染周边空气环境。
   (三)整治不力,监管盲区问题突出
    一是整治措施落实不到位。2011年,环保、公安、工商、畜牧水产等部门对全县养猪场开展了一次集中整治行动,并着重针对禁养区内的污染较大的13家养殖户下发了或关闭搬迁或转产经营通知书。但由于农户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有的甚至花光了积蓄、借了外债才建好养殖场,全家都指望靠养殖场发家致富,而政府又财力不足,无法给予任何补偿,致使整治工作受阻停滞,效果甚微。除有少数几家因为经营不善自动关闭外,其他养殖场照旧运营,而且一部分还扩大了养殖规模。
    二是监管制度存有缺陷。据县环保部门反映,按有关规定,环保部门只对达到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才定期进行检测和监管,而对小于500头规模的养殖场则是要有人投诉后,他们才出具环境污染检测报告,投诉人凭检测报告到法院起诉,申请裁决。因此,调解难、执行难等问题又一定程度影响了投诉问题的解决。2015年1—5月,县环保部门接到投诉30多宗,且全部都是500头以下规模的养殖场造成的污染问题。
   (四)管理不力,日常管理问题突出
    一是温氏公司疏于管理,责任担当意识淡薄。温氏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对温氏养殖户的管理、指导等责任。但经调查发现,公司对我县生猪养殖的管理、指导的主体作用未得到明显发挥,在排污治污过程中对养殖户的“杠杆作用”也尚未凸显,在推进治污设施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所欠缺,对环保设施的验收或多或少存在不严格、做人情的情况,有做老好人,怕得罪人的思想。公司与政府的沟通协调不够,齐抓共管意识不强,日常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养殖散户点多面广,日常管理鞭长莫及。目前,我县自主养殖散户多且分布广,其中规模以上的就有60多户,其日常管理主要依靠环保、畜牧和当地政府等部门,但由于人力有限,且点多面广,造成日常管理工作困难重重,管理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生产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
   一是对全县畜禽养殖业的整体规划滞后,没有及时设定准入门槛。全县性的《畜禽养殖业规划》至今还没正式报经县人大审议出台;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生态发展试点县相关文件划定的所谓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等法理依据不足。县府办2011年出台的《**县畜禽养殖场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也是在养殖场不断扩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群众反映日益强烈的背景下才匆匆出台的,且文件对全县各区域具体养殖总量控制指标不明确、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文件出台三、四年过去了,从目前执行情况来看,《实施办法》虽对规范全县畜禽养殖业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还不尽人意,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是对温氏养殖所产生的污染估计不足,没有及时介入治污工作。温氏公司进入**初期,政府没有提前介入治污,及时引导农户进行规范化建设经营,而是任之自行发展。相关部门对选址没有严格要求,也没 ……(未完,全文共7375字,当前仅显示259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我县生猪养殖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