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扶贫/农业讲话/统战/计划规划/>>正文

关于精准扶贫非公经济支持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15/9/4 10:22:19

县非公发展办 县工商局 县扶贫办
关于精准扶贫非公经济支持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大力推进贫困村非公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切实发挥非公经济在精准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依托**优势资源和特色优势产业,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扩大内陆开放、省上实施“3341”项目工程、“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1235”产业基地工程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发展壮大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和推动全民创业为抓手、以培育富民产业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和增加贫困村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_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在促进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提升、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活力增强、贡献明显的同时,使非公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带动全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二、目标任务
(一)大力推动贫困村非公经济发展。认真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扶持贫困村非公经济发展。到2015年底,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0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要求,积极鼓励贫困村结合实际,大力发展蔬菜、大枣、枸杞、苹果、籽瓜和羊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不断扩大特色种养殖业规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17年底,特色农牧业对全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920元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5.3%。到2020年底,特色农牧业对全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2000元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5.5%。
(六)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依托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采取户户联合、村户联合、村村联合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村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非公经济组织,并吸引带动贫困村村民加入组织,推动贫困村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村村民共同脱贫致富。动员非公企业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通过与贫困村群众入股、承包、转租、合作开发、认建等方式,积极在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到2017年底,全县贫困村每村至少成立2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2020年底,全县贫困村每村至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户,成员50户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至少1户,贫困村80%以上的农户全部加入至少1个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贫困村50%的农产品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集中销售。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扎实推进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注册资本 “认缴制”、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落实经营场所 “一址多照”、取消场地实地勘验,落实市场主体“年报制”, 积极推进“三证合一”工作,全面实行“绿色通道快捷服务”、“重大投资上门办理服务”、“特殊业务承诺办理服务”、“预约延时服务”等服务方式,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审批环节,提高登记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大力促进贫困村非公经济发展。到2015年底,全县贫困村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8965户(其中企业2085户,个体工商户1483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43户),2016年到2020年,保持全县贫困村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每年增长10%,到2020年底,全县贫困村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0542户(其中企业3357户,个体工商户2389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290户)。
(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全县特色优势产业,紧紧抓住全省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强化政府引导和科技支撑,着力加大金融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非公经济和贫困村农民按照“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林果、中药材、水产养殖、养殖产业等优势特色种养植业,不断扩大全县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底,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48万亩,特色瓜果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600亩。到2017年底,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50.75万亩,特色瓜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肉羊饲养量达116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200亩以上,特色农牧业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920元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5.3%。到2020年底,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52.76万亩,特色瓜果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肉羊饲养量达到138.22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700亩,特色农牧业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2000元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5.5%。
(三)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坚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深度融合。一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非公企业依托全县优势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蔬、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业,加大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扶持新远泰、金杞福源等小口大枣、枸杞、苹果加工企业,开发瓜果高端系列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支持鸿泰蕃茄、国鼎农业、一正乳业、万林科技、鹏远食品、北方菜业、泰来淀粉等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到2020年底,力争全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290家,家庭农场达到100家。全县50%的农产品通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销售。到2020年底,努力实现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翻番,辐射带动全县贫困村脱贫致富。二是落实专项资金扶持。针对贫困村特色产业合作组织发展,每年选定一定数量的合作组织作为扶持对象,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大力支持专业合租组织发展壮大。每年重点扶持5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每家扶持资金5万元,用于配套建设和发展;每年重点扶持5户养羊专业合作社,每户落实发展资金5万元,扩大专业合作 ……(未完,全文共7194字,当前仅显示252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精准扶贫非公经济支持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