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干部/组织讲话/党会报告/学习体会/学习材料/>>正文

干部学习讲稿:“一带一路”的背景与经济逻辑

发表时间:2016/2/20 13:31:44
目录/提纲:……
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一)全球亟需增长新动力
(二)中国亟待调整对外开放模式
(三)解决国内经济结构问题
(四)解决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
(五)应对外部环境压力
二、“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一)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
(二)“一带一路”:为什么是中国
(三)内外供求耦合
……
干部学习讲稿:“一带一路”的背景与经济逻辑
文洋
_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一带一路”的背景与经济逻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第二,“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一)全球亟需增长新动力
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这里有五个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全球急需增长的新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增长格局包括中国的经贸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地表现为双重的重心转移,什么是双重的重心转移?第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了历史性的提升,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从原来的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那另一方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地加强,中国对外经贸增长的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表现出双重的重心转移的现象。
我们通过这张图一同来了解一下全球经济总量的分布格局的变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发生逆转,我们来看这张图,上面蓝色的柱子代表了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而红色的柱子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本世纪初,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是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是在2008年,这一格局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首次地超过了发达国家,一直到2014年,这一条红色的柱子越来越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现在的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57.1%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6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家,他们分别是安哥拉、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印度、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越南以及埃塞俄比亚,这十个国家全部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这十个国家的工程金额就达到整个对外工程金额的36%。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同样可以对中国经济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对外经贸的重心发生转移,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我们新的增长动力。
正是在刚才所说的两种重心,双重转移的情况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经济总量达到21万亿美元,占到全球总量的29%,人口大约44亿,占到全球的63%。而外贸以及外资的增长率达到每年13.9%和6.5%,比世界平均水平增长得还要快。所以,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里,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当中,整个出口将会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它会是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将真正地成为第三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对沿线的国家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中国的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的增长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对“一带一路”作一个定位,“一带一路”战略是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增长战略。
(二)中国亟待调整对外开放模式
第二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也是由于中国急需调整对外开放的模式,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每十年为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它是试验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十一届_全会为开端,中国开始探索改革开放。在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开放沿海,设立特区,实施特殊的优惠政策。从1992年到20世纪末,它是全面的推进阶段。以_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开始以开放促改革,建设_市场经济_,从2001年至今,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开放型经济_不断完善,在此之后,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开放红利,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来看具体所发生的变化。
非常突出的一点是表现在中国的资本流动方面。过去的30年,中国通过引进外商投资,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那外商投资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我们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去吸引外资。在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前,外资企业甚至比内资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在那段时期,我们从这张图当中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引进外资一直是呈现着快速的增长趋势,所以,最终也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在2008年之后,中国的资本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海外投资,从2008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在增加。2014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达到了1230亿美元,首次超过了中国的引进外资,所以,2014年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元年,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已经从原来的“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再从中国的贸易结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这是一条微笑曲线图,它反映了国际产品分工和价值的分配,来自不同的国家的不同企业,只需要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而不需要从头到尾进行同一种产品的生产,那这些环节包括市场调研、技术研发、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组装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每个环节所得到的附加值的增加是不同的,这是全球的产业链,全球产业链一般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所主导,中国由于缺乏这种_的生产技术,主要是从事组装加工环节,我们提供土地、厂房、劳动力,但由于我们不掌握_的技术,所以我们的获益是很低的。而发达国家掌握研发和流通的环节,它们成为价值链最大的受益者。
这张图当中显示的是个人计算机的生产分工,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到现在的产品分工时代主要表现为中国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达国家输出加工品,比如我们从日本进口100美元的零部件,组装后卖出去120美元,虽然贸易统计上出口增加了120美元,但真实在中国增加的价值只有20美元,所以,我们可以分配的利益也就只有这20美元。如果只计算中国在国际分工当中的真实收益,即增加值贸易的话,从下面的图中可以发现,实际增加的价值究竟有多少?以2012年为例,中国的出口总值是22000多亿美元,但如果以增加值来进行核算,出口的国内增加值部分只有14000多亿美元,只占到了出口额的64%,缩水了三成。这说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获益,要比海关统计数字少一些。
过去的30年,中国的开放战略是“引进来”战略,我们将国门打开,把资金和技术“引进来”,把产品卖出去,但这种开放模式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最好的模式。所以在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已成功地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与结构提升也对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外开放模式亟待转变,以前我们用几百亿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而现在想要用高铁去换大米,想要用核电去换牛肉,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当多的国家当中,他们的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跟中国之间有一个发展差。而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未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会显著地提升。
正如1984年11月1日,_在_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中提到,我们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和_同志论三个世界的观点是一致的,30年前,中国开放的重点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因为我们需要西方的技术和人才,这是30年前的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战略、 ……(未完,全文共12578字,当前仅显示299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学习讲稿:“一带一路”的背景与经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