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干部/组织讲话/党会报告/学习体会/学习材料/环保/生态/文明/宣传讲话/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正文

干部学习讲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下)

发表时间:2016/3/9 16:52:03
目录/提纲:……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基本思路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的实质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与思考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
(二)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路径和方式
……
干部学习讲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下)

刘飞
_党校文史教研部讲师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
生态文明是人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对工业文明来讲,工业文明对人类带来了巨大福利,就像马克思讲的,工业文明100多年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以往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大得多得多,工业文明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供了巨大的生活的便利,让我们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比如我们今天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玩的,这些都是工业文明所带给我们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工业革命以来,所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所以,所谓生态危机是工业化以后,整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危机,也就是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危机,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
这个生态危机突出的表现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著名的世界八大公害。比如说,比利时的默玆河谷事件,造成了60多人死亡,由于空气被污染而中毒。美国的多诺拉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气体,导致了很人中毒、生命,还有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这个是非常著名的。下面的事件都是发生在日本的,哮喘事件、骨痛病事件等等。
我们这里就看一下伦敦烟雾事件,因为现在的雾霾,大家都是很自然地会想到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到8日,伦敦烟雾事件,这四天的时间里,中毒死亡达到了4000多人,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所以,这个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就是由于冬天烧煤取暖。这些烟雾排不出去。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的图片,整个伦敦笼罩在烟雾妖娆之中,白天如同黑夜一般,能见度极低。当时,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的时候,带着口罩,拿着火把,他点着火把来指挥交通,因为交通红绿灯根本看不见,只有点燃火把才看得见,所以点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26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曼谷等等。潘基文说,这个事情可能不会在100年之后发生,或者说,它很可能在十年后发生。它可能是怎么样?它可能是突然间会发生,几乎是一觉醒来,这些城市就不见了。它不会一点一点地逐渐消失,可能是一夜之间。
所以,太平洋上的小岛国都非常紧张。像帕劳共和国,按照这样的趋势,它将永远地沉入海底,永远地消失掉。像马尔代夫,预计在100年内就会沉没,现在是沉没倒计时,所以马尔代夫要举国搬迁,当然,这也催生了马尔代夫的旅游业,这样一个人间天堂,非常美丽。很多人到马尔代夫去旅游,现在不看,以后可能没有机会看到了。
所以,这里有两幅漫画,大家看这一幅,现在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谈判进行了好几次,但是这个谈判最后都达不成一个协议,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发展利益,发展诉求,为了获得自己更大一点的发展空间,在这里相互争夺,所以,老是达不成一个协议。所以这个漫画说明了,现在你们不签《全球变化》的协议,不赶紧行动起来,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遏制,等到有一天,你再想要签这个协议的时候,可能你已经没有机会签了,有一天整个地球可能会陷入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我们现在追求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每家多都要住洋房,开小汽车,我们开小汽车,烧汽油,给我们带来便利,但是可能如果我们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每家每户都有汽车,而且不加节制地使用,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买了汽车,却没法开,汽车只能在水里面,泡在里面。我们不如买船,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和困境。
另外,全球变暖所引起的极端气候日趋严重,比如,严重的干旱,比如暴雨,比如飓风。1980年到2012年,全球的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数可以说在持续上升。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不仅未见好转,而且在持续恶化。因此,美国曾经拍了一部电影灾难大片叫《后天》极端的气球变化,造成了天气突然变得特别寒冷,这样一种后天式的生态灾难,似乎正在向我们一步一步地逼近,所以有人说,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破坏,是动物的消亡,可能明天等待我们的结果是万径人踪灭。
所以,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书的观点是如果现在不进行环境保护的话,那么人类可能面临的状况是从摇篮直接到坟墓。可以说,正是西方现代化建设中遭遇到了种种环境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
所以,世界各国,包括西方的学者,包括国际社会,都在对如何走出生态危机进行探索,对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忧虑、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从20世纪中叶开始,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成为一种生态运动。这里面,几个有标志性的,像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发表了《寂静的春天》非常著名的一部作品。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季节,春暖花开,花也开了,所以,冬眠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小鸟也出来了,所以小鸟唧唧喳喳地叫,活蹦乱跳,所以,春天是非常欢乐、欢快和欢畅的。但是《寂静的春天》,这部书里写了,这个春天没有生机,一片死寂,听不到一点_,小鸟的欢叫哪里去了?听不见了。后来,发现不仅是小鸟,其他的小动物也在莫名其妙地死亡,最后,老人、小孩也患上的奇怪的疾病,所以春天不再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而是变成了一片死寂的季节,这是由于环境污染,由于大量的播撒除草剂,小鸟吃了被除草剂污染的草籽以后,小鸟就生病死亡了,然后食物链不断地延伸,有的小动物吃了小鸟,小动物也死了。所以,《寂静的春天》发表以后,引起了巨大社会振动,可以说,真正地引发了生态运动。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力《罗马俱乐部》,它是20世纪60年代,在罗马一些各方面的科学家经常一起聚会,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在一系列的研讨会以后,在1972年发表了一篇报告,题目叫《增长的极限》,他提出,若是按照1900年到1972年的增长率继续发展下去,将在2000年,到2100年间的某个结点,超过地球负载的极限,所以增长是有极限的,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在21世纪人类就会达到增长的极限,那么就是整个世界的崩溃,要避免世界的崩溃,最好的办法是限制发展,不发展。当然《罗马俱乐部》的第二次报告,对这种非常悲观的立场观点进行了修正。
所以,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几个重点节点,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人类与环境宣言。1983的时候,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那么,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样一个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发大会是由各国的元首、首脑参加的。所以,各国的首脑共同签署通过了21世纪议程,相当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世界各国行动的重要原则。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发展,不是不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要追求发展,但是追求得是一种全面、均衡的、协调的发展,而且是一个有质量的发展,所以,发展不仅仅是追求了数量,我们发展最后是为了提高我们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发展不能仅仅是增长一些物质的东西,发展不能把环境给破坏了,把环境污染了,环境污染了,干净的水和空气都没有了,有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言吗?有生活的质量可言吗?显然没有。所以以发展为理念,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里包含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二个,强调的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因为也就是说,人类目前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能够危及到将来、下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发展,但是下一代 ,他们也要发展,他们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满足我们的发展,我们吃干榨尽,我们给后代什么都不留下,留下的只是被污染的被破坏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各个国家现在也都在寻求超越现有的工业文明模式,追求进入一种后工业时代,所以提出低炭经济的概念。最早在英国,在2003年,就提出了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一个低炭经济,确定的目标是到2050年,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炭经济的国家。作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发展目标,指导整个国家的发展。日本也提出了建设低炭社会,还有丹麦,丹麦的绿色能源模式,丹麦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迅速。像美国,现在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美国以前对于生态建设,对环境保护是不太提及的,我们都知道,在国际会议中,老是不愿意签协议,但是,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也有很大改变,提出:“美国要以领导者的姿态参加低炭革命”。奥巴马政府的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可以说,是低炭经济政策创新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说,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超越现有的工业模式,寻求一种新的文明模式,而且都在制订相应的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我 ……(未完,全文共14896字,当前仅显示354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学习讲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