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调研报告/计划规划/>>正文

为官不为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治建议

发表时间:2016/3/30 11:07:30
目录/提纲:……
一、“为官不为”的突出表现
一是庸懒懈怠
二是推诿扯皮
三是拖沓应付
四是敷衍塞责
五是软弱无力
二、“为官不为”成因分析
一是理想信念淡化,懒政不愿为
二是能力水平弱化,庸政不善为
三是责任意识退化,畏政不敢为
一是社会舆论压力重重,从政环境不优
二是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履职压力不小
三是问责机制有待完善,作用发挥不好
三、“为官不为”的整治建议
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三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一是抓好舆论监督
二是抓好组织监督
三是抓好法规监督
四是抓好群众监督
一要鼓励创新而为
二要学会依法而为
三要坚持廉洁而为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明责任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严担当
三是善用多种激励添活力
……
为官不为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治建议

__以来,_通过出台八项规定,锲而不舍、弛而不息地狠抓作风建设,干部队伍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但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个别干部不适应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思想上感到“为官不易”,行为上表现出“为官不为”,社会十分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正确看待“为官不为”问题,深入探究“为官不为”原因,切实治理“为官不为”痼疾,对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加快推进全**科学发展、富民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官不为”的突出表现
“为官不为”是指党政机关公职人员没有完全履行好职责的行为,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庸懒懈怠。能力欠缺,水平低下,业务推不动、问题解决不了;消极倦怠,不思进取,“装糊涂”、“混日子”,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工作时间斗地主、逛淘宝、看股票、收快递。二是推诿扯皮。信奉“多干多错,不干不错”,遇到矛盾往上交,碰到难题往外推;遇事“耍滑头”,办事“踢皮球”,绞尽脑汁、找尽借口来逃避工作、推卸责任;本位主义严重,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躲着看,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三是拖沓应付。推动工作能拖则拖、能慢则慢,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0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如实上报”,上级有情况“照本宣科”;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满足于凭经验办事、凭感觉行事,用教条式的老套路解决新问题;市场意识不强,组织经济活动的套路不熟,主见不多;法治观念淡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管理公共事务、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不够,导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三是责任意识退化,畏政不敢为。总的来说,就是怕有差错、怕出问题、怕受追究,瞻前顾后、不敢作为,把矛盾上交,求**八稳。缺乏担当,不敢拍板决策,不敢迎难而上,不敢坚持主见;缺乏创新,凡是文件中没有明确、上级没有布置、实践没有先例的,都不敢探索、不敢突破、不敢越雷池半步;缺乏攻坚精神,见困难就躲,有压力就缩,对那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解决起来又有难度、有风险的问题采取“鸵鸟战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缺乏责任意识,认为长期就职于行政机关,谙熟机关“环境”,论年龄属“大哥”,论资历属“前辈”,论晋升无条件,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岁岁老样子,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做事,倚老卖老当“僚官”。
从客观上来讲,也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社会舆论压力重重,从政环境不优。以网络为_的信息时代,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在相当程度上演变成为一种偏激的、非理性的监督。“不作不死”甚至成为常态。加上一些社会问题的过分发酵和个人情绪的随意宣泄,只要是党和政府做的决策,就有非议,只要涉及党员干部的问题,就受围攻。这给党政部门和党员干部履职行为带来了新挑战,导致为官者主动担当的心理压力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上级组织不能及时介入,澄清事实,表明态度,就会导致所涉的党员干部欲干不能、欲罢不行,陷入“为官难为”的困境,有的索性做出“为官不为”的消极选择。二是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履职压力不小。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仇官仇富”思想明显增强,原有的行政规则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凡行政履职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这就给为官者如何作为带来了新挑战。不具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艺术性的干部,难以做到敢做敢为。三是问责机制有待完善,作用发挥不好。不可否认,问责倒查机制的建立能够极大调动官员主动谋事、潜心干事的积极性,也对无为者起到震慑作用。但不科学不完善的问责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推进改革创新方面,一些想干事者受问责倒查的掣肘,不敢放开手脚理直气壮地干,宁可上行下效,墨守成规,也不主动请缨。此外,当前的干部考核体系对“为官不为”也缺乏明确具体的评判标准,失职渎职只要没有造成严重问题和恶劣影响,“为官不为”就很难收到追究和问责,责任制的落实成了“软约束”和“橡皮筋”,自然给“为官不为”者留下了空间。
三、“为官不为”的整治建议
“为官不为”危害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削弱了执政之基,阻碍了改革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策,引导“为官有为”、规范“为官作为”、整治“为官不为”。
第一,要修官德把“开关”,激发干部自觉作为。要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搞清楚、弄明白“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坚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价值取向,引导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把心思、精力用在为人民谋福祉上。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党员干部自觉改造“官念”,深刻认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将公共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深刻认识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深刻认识权力是受人民监督的,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必尽责,用权受监督,滥权受追究。三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以为官避事为耻,以负责担当为荣,把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发扬敬业精神,遵守从业准则,提升职业道德,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为我市的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要抓履责勤督查,约束干部必须作为。有力有效的监督是约束“为官不为”、保证“为官有为”的重要途径。一是抓好y论监督。理性看待y论监督特别是网络y论监督中存 ……(未完,全文共4476字,当前仅显示226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为官不为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治建议》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