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建筑/>>正文

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征文稿

发表时间:2016/5/10 8:48:15
目录/提纲:……
一、培育新产业,促进生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倡导新风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村寨
三、塑造新面貌,促进村容整洁,打造宜居环境
四、创造新生活,促进生活宽裕,拓宽增收渠道
五、培养新农民,促进管理民主,提升职业素质
……
思想先导 价值引领 为民惠民
以“五新促五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等多个方面。这几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县按照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盟委行署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抓手,围绕“新产业、新风尚、新面貌、新生活、新农民”目标,一手抓农牧业产业化,一手抓乡风文明,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力打造美丽新农村。
一、培育新产业,促进生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__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县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引导农民形成产业化经营、特色化发展、规模化生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8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良好氛围。共创建_文明村镇3个,区级文明村镇4个,盟级文明生态村1个、特色村8个,县级文明示范特色村45个。强化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围绕一个协会、一个阵地、一个领队、一个联赛“四个一”工作要求,借助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和小戏台,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以文明健康新风尚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每年举办规模民间文化艺术节10场,场均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每年深入基层巡回演出100余场次,每年放映电影2000余场,累计观影人员达9万人。强化农村文化品牌建设。以自治区“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地方小戏、手工艺品等为载体,依靠农村文化带头人,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品牌,推出有地方浓郁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乡间文化艺术作品,引领农民建立自己的文化圈,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目前,我县共有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名民间艺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三、塑造新面貌,促进村容整洁,打造宜居环境
美丽新农村,不能是“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烂不堪”发展模式,在后续维护管理上,注重突出群众力量、集中群众智慧,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自觉爱护好、保护好环境,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化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守住绿水青山。在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积极推进生态移民,通过入驻园区、“双扶双带”等模式,转移农村家庭546户、1800余人,不仅帮助村民转移致富,还有效修复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近几年我县累计完成重点区域绿化7万亩、封育造林31万亩、人工种草13万亩、水保治理2002.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7.14%。开展村屯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省际通道沿线村屯自查整改工作,干部群众投工投劳3万人次,出动车辆700台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3.1万多吨,村屯环境显著改善。完善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新硬化道路全部具备路面排水功能,并及时整修原有路面、路肩、排水沟,补齐沿路两边绿化苗木,实现道路平整、整洁、美观。配齐垃圾桶、垃圾车、设置村屯垃圾临时存放点、完善村级保洁队伍建设,通过实行干部包村制度,保证村屯环境整治持续性。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秸秆转化项目,强化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实现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使乱堆乱放的秸秆变废为宝。目前***县9个乡镇共启动秸秆加工厂建设项目36个,现全部建成竣工。实施保护环境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做好“门前四包”、树木、道路、环境卫生维护等工作,对表现积极的给予奖励。通过村容环境整治工作,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四、创造新生活,促进生活宽裕,拓宽增收渠道
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没有农民的生活宽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县在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同时,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多方位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发展乡村旅游,立足现有条件开展村庄建设,尽量保留原有特色风貌。在少数民族地区,突出民族特征,充分发掘民族 ……(未完,全文共3276字,当前仅显示165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征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