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民/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云和县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6/6/6 21:57:26
目录/提纲:……
一、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一)“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与“三农”问题
(二)农民增收问题与“小县大城”战略的互动关系
二、云和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及结构
(一)云和县当前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
(二)云和县农民收入的结构概况
三、云和县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业发展要素供给不足,影响农民增收
(二)农业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缺乏基础支撑
(三)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农民缺乏转移就业渠道
(四)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缺乏载体
(五)物价不断上涨,大幅度地抵消了农民收入
(六)农民思想意识偏于保守,缺乏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促进云和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思考
(一)从“三农”内部层面促进增收的对策
(二)从“三农”外部层面促进增收的思考
(三)从机制创新和政策保障层面促进增收的路径
……
云和县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思考

一、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一)“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与“三农”问题
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_云和县委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统筹发展。就是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形成共同支撑“小县名城”建设的良好局面;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围绕大局、团结合作,形成建设“小县名城”的强大合力。”
(二)农民增收问题与“小县大城”战略的互动关系
农民增收是扶贫开发改革的_,是“小县大城”战略的内在要求,“小县大城”_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也必须依靠农民增收的推动。
第一,“小县大城”战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城镇化率,通过搬迁式的扶贫机制,推动农户下山进城,改变身份,向二三产业转移,而要使下山进城的农民富得起,留得住,必然要求促进农民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增加收入,这是“小县大城”战略持续推进的内在要求。
第二,农民增收有助于拉动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云和因为特殊的经济条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相对单一,不尽合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农民收入的增加,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增强云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农民增收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为云和当前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目前由于本地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就业吸纳能力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4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1 1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6.9 8.0 13.6 14.7 8.9 10.7 12.0 11.7 10.9 8.0
收入差距比 3.53 3.45 3.41 3.37 3.27 3.16 2.98 2.94 2.88 2.25


(二)云和县农民收入的结构概况
云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工资性收入占大头,其次是家庭经营净收入,这两项构成了农民收入的96.1%(表2),与周边区县比较,家庭经营收入绝对值水平不高,农民收入的构成结构不尽合理。
表2 丽水市及各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2014年)[ 数据来源:《丽水市统计年鉴2015》。]
  全市 莲都 青田 缙云 遂昌 松阳 云和 庆元 景宁 龙泉
工资性收入 6832 8766 6344 6871 6970 4873 6479 4969 6412 6758
经营净收入 4621 6896 3359 4322 4518 6408 5811 5675 3803 6298
财产净收入 396 826 494 405 452 204 145 128 378 316
转移净收入 1786 1113 5349 1818 968 554 354 990 1839 1032
总计 13635 17601 15546 13416 12908 12039 12789 11762 12432 14404
三、云和县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业发展要素供给不足,影响农民增收
云和地处浙西南,属于欠发达山区小县,距离杭州市区355公里,人口仅有11万多,是丽水市下辖县市中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县,处于城市群边缘,受到温州等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弱。区内多山川湖泊,交通多有不便,县内主要依靠金丽温高速与53省道与丽水市区及周边县市相通。云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耕地约占5%,人均耕地只有0.6亩(见表3)。山多、田少、水域面积广,由于水功能保护区等条件限制和加快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用地空间,农业产业在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上受到很大程度制约。
国家长期以来的优先发展城市的政策所导致的资源流动偏向大城市的惯性,即使是在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扭转。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等诸多发展要素很难像长三角其他地区一样,能够较大规模地流向农村,惠及广大农民。我县财政相对困难,地方财政收入不到4亿元,很难安排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全县168个行政村中,农村空心化非常严重,户籍人口在500人及以下的村占54.8%[ 数据来源:2014年末公安户籍资料。],但常住人口在500人及以下的村却占78.6%[ 数据来源:六人普调查结果。]。同时,低收入集中村占52.4%,空壳村占85%,村集体经济薄弱,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表3 乡镇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乡镇名 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耕地
(亩) 人均耕地
(亩) 林地
(亩) 人均林地
(亩)
云和镇 139 347.50 13343 0.28 139385 2.89
石塘镇 90 78.79 6292 0.89 109460 15.44
崇头镇 66 137.32 8094 0.89 64875 7.16
紧水滩镇 83 52.28 3352 0.77 102360 23.59
赤石乡 124 48.53 3091 0.51 165224 27.45
大源乡 66 57.33 2593 0.69 78219 20.67
朱村乡 84 81.48 5729 0.84 107841 15.76
安溪乡 33 81.88 1454 0.54 37464 13.87
云坛乡 102 63.29 5486 0.85 136088 21.08
云丰乡 40 95.65 2711 0.71 48953 12.79
黄源乡 43 135.30 5163 0.89 49560 8.52
沙铺乡 39 72.90 1820 0.64 51176 18.00
大湾乡 42 54.17 1902 0.84 48416 21.28
雾溪乡 33 62.91 995 0.48 45023 21.69
合 计 984 113.25 62141 0.56 1215791 10.91
注:(1)县林场林地面积31767亩;(2)本资料为行政区划调整前数据。
(二)农业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缺乏基础支撑
2014年云和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89亿元,增长4.6%,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但是我县农业依然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灾能力差,劳动力数量少、素质低,土地经营模式落后,产业链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服务_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供给自给率不足,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事纯农 ……(未完,全文共9729字,当前仅显示265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云和县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