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文化/宣传讲话/人才/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区文委关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8/3 15:07:12
目录/提纲:……
一、我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1、高层次人才偏少、专业结构不合理
2、艺术类人才总量不足
3、干部队伍合理流动不够
二、加强全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抓引进,快速提升全区文化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1、建立紧缺(特殊)人才引入制
2、建立短缺人才招聘制
3、建立急需人员调入制
(二)抓使用,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1、建立完善艺委会的引领作用
2、构建多元化工作平台,整合创新资源
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抓共建,最大限度整合调度各方文化资源
1、专业院团共建,丰富地区群众文化生活
2、区、镇街两级共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
3、院校、企业、机关等共建,服务民众新路径
4、打造流动文化“最后一公里”,夯实文化惠民工程
(四)抓培训,不断提升全区文化人才队伍业务素质和水平
2、统筹区内文艺骨干及文化志愿者,共同推广“文化驻乡”工程
……
四措并举解困局 助力文化事业大发展
区文委关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动_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文委按照区委区政府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服务我区中心工作、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总目标,深入分析文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破局,逐步形成了“引、用、建、培”四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举措,为全区文化事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
一、 我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1.高层次人才偏少、专业结构不合理。从知识层面看,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的人才偏少,中低层学历人才占的比重较大。现有218人中,研究生学历18人,占8.3%,大学本科学历110人,占50.1%。人才结构与文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从事行政管理类的人才多,搞文艺创作的人才少,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为奇缺。从年龄结构看,专业人才断层问题较为突出,呈现青黄不接现象,中高级专业人才年龄结构偏高,在国家及省市有权威及知名度的文化领军人物偏少。以文化馆为例:文化人才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看,人才结构趋于老化、甚至断层的潜在危机;从专业结构看,具备初级职称的人才多,中高级职称人才少,领军人物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3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2013年至今,已招聘文物学、舞蹈学等各类社会人才6名,有效激发了全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活力。
3.建立急需人员调入制。盘活现有文化人才队伍资源,努力做好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了解各科室、所属单位人才配备情况,掌握工作需要而现有人员不能胜任的岗位空缺情况,将调入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安排到适当的职位(岗位)上,以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潜能。近几年来,累计实行调岗、轮岗20人次,一批年轻干部、专业人才走上了更加合适的岗位。
(二)抓使用,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_十七届_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文委确定了高端人才带动、中层人才挑大梁、基础人才保驾护航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思路,为全区文化事业大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1.建立完善艺委会的引领作用。为繁荣我区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对舞台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项目的创作及指导,同时,借助首都文化人才荟萃这一优势,成立大兴区文化艺术委员会,将一批艺术家、创作家及各领域有名望的专家纳入其中,截至目前已有孟凡贵、阮兰玉等57名委员,专业涉及舞蹈、创作、图书管理、书法等多个领域,有力提升我区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2.构建多元化工作平台,整合创新资源。2014年以来,我区文化领域各个专业都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团队和优秀作品。一是创意+专家模式,积极推动精品文化创作生产,以新编京剧《银杏庄》为代表的专业创作不断涌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自《银杏庄》创作以来,先后举办了3场商演,观众达1500余人。2014年经过再创作再提升的《银杏庄》新剧,在CCTV11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首播,并获得第九届中国评剧节参演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二是项目+活动领办制模式,以万兴歌舞团为代表的优秀演出团体走出区门,多次参加文化部和_市群星奖优秀节目巡演,受到广泛好评,足迹遍及全市各区县以及山东、天津、重庆、上海等省市,其中舞蹈《都市白领》已在_演出10余场并走进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展演演出。三是引进+培育模式,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项目国家级画院——李可染画院,画院占地二十亩,建筑面积5000平米,包括美术馆、纪念馆、培训中心等五个功能单位,主要用于开展高端学术研究、展示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参与群众艺术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具有艺术教育、艺术研究、艺术修复、群众性文化参与等多重功能的新型展览馆。四是工作室模式,各类文化工作室焕发出勃勃活力 ,每年创作数以千计的群众音乐、群众舞蹈、群众曲艺、群众美术、群众书法、群众摄影等方面的作品,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如舞蹈干部创作的《春江花月》荣获了第九届“舞动_”群众舞蹈大赛中老年组金奖、单项银奖;美术部刘慎为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创作出了一批教化育人的廉政主题的书画作品,并出版专刊《新警示恒言第一部》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认可;成立首个艺术工作室——广文摄影工作室,使其独特优势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发展最终是要服务群众的文化需要及文化生活。通过开展文化活动项目制试点,一抓精品创作,二抓文化普惠,达到培育原创土壤,激发原创活力的效果。如由文学部领办的“我的大兴 我的梦”原创征文项目,共收到诗文作品150余篇(首),其中原创作品《我的大兴我的梦》在第二届“放飞梦想”_诗歌朗诵大赛上获得二等奖等。由文化馆推荐的林校居民参加_市业余歌手大赛获得二等奖。全年组织摄影爱好者到纳波湾、拆迁村、太极拳、榆垡等专题采风创作活动10余次,年中为了鼓励个人成绩,举办了首个摄影作品展—刘景波30年摄影艺术作品展。排练以大兴非遗文化“武吵子”为元素的舞蹈《弈》,演员由18名太子务村民组成,获得_市第25届农民艺术节二等奖,大兴区第25届农民艺术节最佳创作奖。今年年底舞蹈团、合唱团通过招募考试,优化增加了团队人员,用考核的形式对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进行了考试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和推荐参与各级赛事演出活动,达到激发基层爱好者参与热情、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效果。
(三)抓共建,最大限度整合调度各方文化资源
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成果共用”的原则,着力建立了规范化、长效化的开放机制,形 ……(未完,全文共4629字,当前仅显示233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区文委关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