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干部/组织讲话/党会报告/学习体会/学习材料/财政/>>正文

干部学习讲稿:大国财政转型轨迹及其总体框架

发表时间:2017/3/31 18:44:04
目录/提纲:……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转型:历史轨迹与理论脉络
(一)历史轨迹: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财政
(二)理论脉络: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现代财政论
二、世界各国财政转型的经验教训
(一)世界趋势下的中国财政
(二)宏观调控与财政_
三、新阶段大国财政转型的主要目标
(一)回应短期转型发展的诉求
(二)解决长期稳定增长的难题
(三)法治化的财税_机制
四、大国财政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中国经济L型探底:财政长期扩张的压力
(二)收不抵支带来赤字与债务管理
(三)新经济与信息化对税制和公共支出的挑战
五、大国财政转型的制度框架与政策设计
……
干部学习讲稿:大国财政转型轨迹及其总体框架
何代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各位好,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大国财政转型的轨迹及总体框架”。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它延续了历史的脉络,同时也融入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中国财政改革直指回应短期发展的转型的诉求,也在解决长期增长的难题,同时在建立法制化的财政_机制的过程当中,又面临着经济L型转型探底、财政兜底扩张压力、财政赤字与债务累积进入常态化、新经济与信息化对税制和公共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的挑战。
为此,中国财政应致力于构建大国财政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致力于推进继承改革开放魄力的财税新改革,致力于将财政政策经验打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中国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转型:历史轨迹与理论脉络
那我们来看一看中国财政到底走过一些什么路。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进入了全面转型和发展的快速期。财政_改革突破了传统的以收定支的历史的桎梏,找寻到了分税制财政_的治理模式。特别是近40年来,财政_改革的总体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迁,从国家分配论,到公共财政论,再到现代财政论,应该说理论与实践的彼此融合默契而深入。在探寻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中国财政_改革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政府收入、支出、预算和管理_全面更新,并逐步现代化。
在财政_改革的两大_问题,运用财政政策实施宏观调整,完善_与地方财政关系两个方面,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在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转型的历史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5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有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前,财政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大概维持在30%、40%之间,但是改革开放的头十年,我们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大概下降到了整个的GDP大概在20%以下,而_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是下降到了接近30%以下,甚至接近20%,这样的一个水平。
第二,国家开始运用财政政策、运用宏观调控,原先由企业、社会负担公共产品,逐步由政府出资财政负担。我们知道,共和国前三十年,其实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他们承担了大量的社会保障的功能,企业的子弟校、企业的医院,他们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功能。但是我们说传统的保障模式可能调整,他们逐渐的归到社会当中来,国家财政开始要做这些事情。
第三,_与地方的关系,财政与市场的关系都稳定性不高、规则不完善。因为刚刚步入市场经济,_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怎么协调?传统的统收统支的模式打破以后,怎么样来建立一个新型的_和地方,一个大国的新型地方财政关系?财政与市场的关系,传统上我们认为税收和利润它是可以不用划分的,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以税收作为工具,以公共支出作为服务方式这样的一个模式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它是要调整的,稳定性还不够高。
所以说当时为了缩短改革的阵痛,降低转型的成本,我们借鉴了非常多的大国的治理的经验,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从1992年开始,先在某些省区逐步试点,然后在1994年全面推开。
应该说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界对1994年中国分税制财政_改革的评价,大多积极而正面,因为从财政的角度来看,改革之后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主的现代税制逐步成型,_与地方的财税关系趋于稳定。
从宏观来讲,_财政的实力增强,并具备了一定的稳定经济的能力,这是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不是计划经济_下的那种机械的操控。财政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是用市场的办法来调控,而不是传统的通过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来做。可以说_机制的不断调整或者调试,刻画了大国财政转型的基本轨迹,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的交流推动了整个中国财政理论的蓬勃发展。
(二)理论脉络: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现代财政论
应该说从1980年代到2000年之间,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当然最近一些年以后,我们在探索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时候,我们财政理论很多基本的方式方法又被重新拿出来重新讨论,怎么构建一个适应现代国家治理结构下面的财政理论?应该说财政转型当中的理论创新得益于多年来的积累,一般而言,财政表现为政府的收支和政府的收支活动,国家分配论的论者普遍认为,财政与国家的本质决定了财政与国家之间相伴而生,财政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参与社会总生产的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是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公共财政论的论者他们认为,政府的收支与政府的收支活动之所以必要,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社会公共需求。现代财政论则是最新的理论,它被广泛理解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_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统一市场,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是三个不同的论点当中,对于财政的阐述。
那么我们说这样一个阐述的背后是什么?是说现在的财政制度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发挥_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具体来说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我们可以看到财政_应该说从国家分配论到公共财政论,然后再到今天的现代财政制度,它的一路的演进,应该说它是体现了一个阶段的财政特征和财政特质,而在这样一个财政特征和特质之下,更体现了这个国家治理方式方法的转变。所以说虽然财政植根于国家,但不同的财政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治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在短缺经济时代,国家分配资源和产品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财政功能,而市场经济时代呢?公共产品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财政活动从满足公共社会共同需要的分配活动和经济行为,而在新阶段,中国迈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而财政承担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应该说无论哪一种学说,内容上都涉及税收、支出、预算、管理的方方面面,应该说也关注到了财政活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治理的影响。我们说这是中国的逻辑和中国的框架。
二、世界各国财政转型的经验教训
那么在中国的逻辑和中国的框架之下,我们要看一下国际范围之内,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有些什么经验或者教训?应该说各个国家在探索财政转型的努力从未间断,不仅仅是我们在探索财政的转型,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他们对财政转型的探索是非常积极而努力的。应该说财政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共同推进,应该说二战以后,以间接税为主的新型税制结构被广泛的应用,所得税的改革也逐步迈向深入,经济增长的恢复与征税能力的增强扩大了公共支出的范围,预算管理也日趋复杂化、科学化。随着财政资金规模的扩大,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问题再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背后其实是因为财政承担了更多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更大的_改革的责任。
(一)世界趋势下的中国财政
我们看看二战之后的世界潮流,应该说二战之后,大量的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自主,多数发达国家迈向了市场经济的新阶段,促进增长与实施有效的社会保障成为各国财政的主要任务。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绝大多数政府都在构建现代的税收体系,实施有效的财政收入政策,作为制度建设的优先方向,怎么征税?怎么有效的征税?这是制度建设政策管理当中的一个非常_ ……(未完,全文共16392字,当前仅显示294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学习讲稿:大国财政转型轨迹及其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