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普法/法制/政法武装/党课教案/六一儿童节专题/法院/>>正文

法制副校长辅导报告: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

发表时间:2017/4/19 21:47:02
目录/提纲:……
一、如何界定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违法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6、违反交通管理
7、其他违法行为
……
法制副校长辅导报告: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根据县上的安排,由我担任咱们**_的法制副校长,并给大家做法制辅导报告。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法律上的问题,我感到十分高兴。
咱们**_办学理念先进、教学成绩优异,多年来,向各类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立德树人、传道授业的饱学之士,各位同学也都是怀揣梦想、承载希望的未来之星。可以说,咱们**_教风正、学风浓,是一个施展才华、锻造自我的清净之地、有为之地。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不规问题、不正风气越来越多,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不强,受其影响严重,有的甚至迷失了方向,丧失了道德底线,滑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据统计,2016年,_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11件,同比增加2222件,而且犯罪类型越来越多样,犯罪情节也越来越恶劣;我们**县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达111件,被判处刑罚的有180多人,在这些罪犯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想到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就此凋落,一个祖辈几代人的希望就此破灭,的确令人痛心、令人惋惜。
所以,我把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问题确定为《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下面,我结合当前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从两个方面同大家交流,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8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措施进行管教矫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或者送工读学校、少管所进行矫治。

监护人的法律责任1、放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法律责任。这里所讲的放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是指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和第四章所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不采取措施,不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的行为。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监护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一是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也就是,由公安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失职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二是责令其严加管教。即在训诫的基础上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自己的监护职责,对已存在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严格地约束教导,让其改正已经存在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2、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法律责任。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属于违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行为。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责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改正自己的违法行为,使未成年人回到自己身边,不再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怎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防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好行为”和“不端行为”。未成年人实施的一些不良行为,虽然尚未构成犯罪,但这些不良行为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成长,如不积极预防、教育和及时矫治,这些不良行为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严重不良行为也就是违法犯罪行为。大家从挂图中看到的这些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预防、教育和矫治,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家长、老师、学校以及全社会都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学校依法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人的主要职责是:照顾未成年人的生活,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对依法属于未成年人的财产进行管理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制止或者对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如果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当承担责任。3、为了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的犯罪和对已临近犯罪边缘的未成年人进行挽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体列举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分专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分别作了明确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具体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主要内容包括未成年人实施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为预防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尽到什么责任;有关行政部门、单位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相关义务等。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未成年人通过履行义务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另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未成年人通过行使权利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1、通过履行义务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通过履行义务的自我防范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未成年人通过履行下列义务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
①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均属于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指南、行动准则。其中法律、法规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如果人们不遵守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而社会公共道德则属于人们自觉遵守的准则,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违反者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就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来讲,只有遵守,社会才会有秩序,人们的生产生活才会有保障,人们的行为才不至于受到法律的惩处和社会的谴责。为此,需要人人遵守,未成年人也不例外。②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许别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或者讲自己约束自己;自强是指自己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自尊、自律、自强均是保障自己不断进步,预防、减少违法犯罪的心理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每一个人均应树立这种意识,未成年人也不例外。③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一个人判断对错、合法违法等情况的最基本的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一个人不接受外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均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但是这两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得自己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正是长知识的时期,更需注意。④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 ……(未完,全文共7889字,当前仅显示277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法制副校长辅导报告: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