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教育/学校/幼儿园/六一儿童节专题/调研报告/计划规划/>>正文

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8/5/16 7:49:37

基层反映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须引起重视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多。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生活在单亲或隔代家庭里,在寄宿制初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父母及时的关注。由于亲情缺失,他们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很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等个性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一是情绪消极。一些留守儿童情感不稳定,且时常处于消极状态。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当看见身边的同学有父母关心疼爱时,他们会觉得社会不公平,破罐子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4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要求都尽可能满足。当今网络时代,智能手机、电脑已普遍存,孩子周末回家只会沉迷于其中,部分留守孩子成了“小电视迷”,大一点的孩子迷上网络游戏,且越陷越深。虽然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校携带手机,但50%的留守儿童都配有手机,他们中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觉得只有在那个虚幻的世界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逃避现实,心理扭曲。
四是缺乏上进心。隔代教育的过分宠爱是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孩子大多在溺爱中长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在学习上有惰性,遇到难题不思考解决,而是指望别人,主观上也没有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欲望,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差。调查发现,95%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90%以上的外出务工父母不会主动与学校或班主任联系,询问子女的学习及在校表现,多数时间为学生犯事后,学校主动与家长联系;这些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仅占10%,成绩良好的占20%。
五是行为道德问题突出。在农村,爷爷奶奶多数是文盲,缺少正确教育孩子的经验;如果是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或过重管教;而农村学校,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及时关注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打架、闹事、抽烟、谈恋爱等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基层建议应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社会方面。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都给予这些留守儿童关心和帮助,尽可能弥补他们感情上的不足。
二是家庭方面。父母要切实转变“给你好的生活就是给你爱”的观念,多给予留守儿童关心、关怀、关爱,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校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推广一些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育人方法。外出务工父母要多抽时间回家探望孩子或利用周末多与孩子沟通,如果孩子出现什么异常现象要及时给老师反映。
三是学校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多给老师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平台,让老师能更好的了解儿童心理规律,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访,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电话等 ……(未完,全文共1966字,当前仅显示125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