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环保/生态/调研报告/>>正文

市“生态宜居”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18/5/27 22:31:46
目录/提纲:……
一、推进“生态宜居”,我市优劣并存
(一)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落实及时有效
二是生态资源基础丰厚
三是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大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五是生态旅游初见成效
(二)不利因素:
1、山区平原差异较大
2、规划控制落实困难
3、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4、公共服务极不均衡
二、推进“生态宜居”,百姓呼声迫切
三、推进“生态宜居”的建议
(一)结合山区、平原不同需求科学谋划
(二)采取结对帮扶或者定向联系策略,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以产业为支撑,推动传统农庄、农场、合作社向“田园综合体”转型
(四)做好乡村人才吸纳文章,激活乡土人才“一池春水”
……
关于全市“生态宜居”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的重点工作,也是市政协第一季度协商主题。最近,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我市各镇、街道(开发区)进行了普遍走访,到寿光和昌邑进行了现场考察,召开了财政、住建、规划等九个部门、部分镇街和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协商座谈会。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生态宜居”,我市优劣并存
近年来,**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改造,乡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完成镇村建设总投资45.21亿元,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2.1平方公里。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奖”等1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落实及时有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宜居”建设,实行高位推动、全面落实。在新一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修订中,增加了“生态宜居”的定位要求。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6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级旅游特色村5处,省级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20家,省级精品采摘园6处,50多个村庄、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开发了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农家乐近400家,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万多人。黄鹿井村入选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井塘古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二)不利因素:
1、山区平原差异较大。**市山区平原各半。山区镇街大多生态基础好,但是村庄分布散、土层薄、高差大,供热、供气推进难度很大,宜居条件难达标。平原镇街宜居条件容易实现,生态环境有欠账,非规模化养殖、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污染环境,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依然是所有村庄的顽疾。另外,“散乱污”小企业、小作坊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
2、规划控制落实困难。全市有70%以上的农村村庄编制了村庄规划或村庄规划实施意见,但是,90%以上的规划落实不到位或者不能完全符合乡村振兴新要求,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当前,有些省市相继出台对农村房屋统一规划建设的意见,对农民按照规划自建房和“买房”都给出一定优惠措施,不仅化解了占用耕地的难题,保护了山林生态,拓展了建设用地,而且激活了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旅游的热情。调研中,寿光洛城街道于家尧河、董家给我们深深的震撼。这两个村庄都是采取原址翻建的模式盖两层楼和三层楼,对确实不具备条件的特殊_采取划出一定区域优势房源集中居住,确确实实实现了“生态宜居”,老百姓幸福指数特别高。
3、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目前,环卫一体化虽然已经托底管理,但垃圾分类处理等难落实;旱厕改造后实际利用率不高,尤其山区收集难、处理难;污水收集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设备但大多数是“聋子的耳朵”。
4、公共服务极不均衡。讲城乡差距,最大差距就在公共服务上;讲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最为直观。大部分镇街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历史欠账较多,与城市相比发展相对滞后。
二、推进“生态宜居”,百姓呼声迫切
宜居不宜居,老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现实中百姓对“生态宜居的期许和向往”。
呼声一:我们希望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你们山区的环境真好啊,绿水青山,空气清新。”“哪有你们平原好啊,空气质量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平原地区道路平整,生活便利,经济收入高,生活水平高。”这是平原与山区的村民一段常见的对话。
“我们希望房前屋后,道路两旁都有绿树红花,村里面别乱堆乱放柴禾和垃圾,污水别直接排到大街上去。”
“王府桃花节非常出名,从富家庄到驼山这一段的桃花也成片成型,但是周围养殖户太多了,不仅影响生活环境,就连游客想停车看个桃花,也被苍蝇和粪便弄的没有了兴致。”
“我们村进村路太窄了,逢年过节,两辆车都错不开,把道路都堵死了。村里的大街小巷还有好多没有硬化,雨天出门一脚泥,晴天出门一身土。”
“我们这里也算是郊区了,但手机4G信号还是不好,一到了晚上,村里面也没有娱乐和休闲的地方,只能回家看电视。”
呼声二:我们向往更美好的居住条件
“我们村有山有水有文化,自然环境和历史资源都非常好,这两年外来游客日益增多,我们想将全村迁出来集中居住,村里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现在就缺少资金。”王坟镇胡林古村支部书记这样说。
“我们村是个富裕村,家家户户都有钱,可就是房子还是以前的平房,抗震能力弱,村民们都想建二层的小洋楼,但是缺少规划和土地指标,供排水问题也没有解决。”高柳镇南马兰村支部书记如是说。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村里光剩下我们 ……(未完,全文共5347字,当前仅显示187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市“生态宜居”建设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