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道德/小品剧本/>>正文

道德讲堂串台词

发表时间:2018/12/10 11:39:26

**县**局第三期道德讲堂串台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下午)好!
悠悠道溪汇聚**水,巍巍德山耸立武陵。**州有道水,*德有德山,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是一个崇尚道德的地方!山水相依,道德相传。道是万法之源,德是人性修为,道德是人类延续文明的基本要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承道德精神,才有六千多年延绵不息的华夏文明。一直以来,**县**局持民生之德,让保障有道,常年开设道德讲堂,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大兴道德教育之风,让心灵得到净化,让灵魂得到洗礼。在这秋风送爽的季节,在共和国68周年华诞前夕,**县**局第三期道德讲堂现在开讲!我是主持人……
城市文明的崛起,对偶婚姻的出现,**阳平原首开中华文明之先河,城头山城里率先有了家的概念。本期道德讲堂就以“家风”为主题,围绕“做反省、唱歌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6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距此不过40多公里;说远,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晚期,距今已有400多年,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公安三袁”:长兄袁宗道、老二袁宏道、小弟袁中道。就这样三个古人,诗名难比李白杜甫,甚至连我们**县的李群玉都比不上,更非中_员,为何得到中纪委的推介呢?就是因为他们良好的家风。
袁氏先祖迁入湖北公安后,垦荒种地,勤劳节俭,开创家业,后制订出了《袁氏家戒十条》、《袁氏家教十则》,传家二十二代、五百多年,分别从道德自律和立身行事两方面对族人进行警戒和教育。祖上“设义学”“尚勤俭”,积极倡导文化与求知,并明确把资助求学写入家教细则,显示了袁氏一族的开明智慧和远见卓识。袁氏兄弟幼年丧父,加上连年天灾,家道中落,三兄弟就是靠族人的资助,在义学完成学业,凭天资灵性和勤学苦读,早年即成为秀才举人,老大老二分别在20多岁金榜题名,成为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进士,入朝为官;老三出道稍晚,也在40多岁中了进士,官致吏部郎中。因此,在当地有“一母三进士,南北两天官”的故事流传至今。
在座的各位应该读过《范进中举》,故事写的是袁氏兄弟同时代的事,故事细致地刻画了中举的艰难和中举之后欣喜若狂的心境,岂止是欣喜若狂,而是真狂,范进因为中举而喜疯了,成了疯子。袁氏兄弟也是常人,也有喜怒哀乐,中举后的心情可想而知。中举之后就有可能中进士,进士基本上能入朝这官,当地官吏连忙巴结,县太爷八抬大轿、敲锣打鼓亲自送来了喜报。袁母青年守寡,艰辛抚子,终成大器,按理数要在第一时间到外公家去报喜。县太爷有意让出八抬大轿,并免费提供敲锣打鼓的仪仗队。可袁母不屑一顾,从屋里拿出一双草鞋丢给中举的老大,叫他换上,一个人跑步去报喜。众人难以理喻,袁母说:就怕他们做了官,忘了本。特意让他穿草鞋,接地气,长记性,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官。
老三高中进士时,二位兄长早已功成名就,虽为官清明廉洁,但家境大有改观,兄弟三人商量借此办一次谢师宴,以感谢先后教导过三兄弟的各位先生,只谢师,不收礼。酒席上,三兄弟对先生们一拜再拜,先生们喝满面红光,笑得合不拢嘴,拉着三兄弟连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面对先生的夸奖,老三的心中突然“格登”一下,竟然忘记请了三兄弟的起蒙先生。这也难怪,老三袁中道四五岁起蒙读书,46岁高中进士,其中40多年的光景,当时的起蒙先生就相当于现在幼儿园的老师,难免疏忽和遗忘,可袁中道深感自责,连忙赶到起蒙先生刘锦福的家里恭请大驾。哪知刘先生风袁家谢师宴唯独没有请他,心里不是滋味,加上同僚借机挖苦他,正在家里生闷气,拒不见客。老三隔着门再三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先生才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高塔入云有一层”。老三见了羞愧难当,请不到先生,只好回去找两位哥哥商量。兄弟三人商定再专门请刘先生一次,并重邀所有的师长、长辈作陪。在送给刘先生的请贴上,老三就先生的原话作了一首诗:“高塔入云有一层,孔明不能自通神,一日为师终生父,谨请先生 ……(未完,全文共3118字,当前仅显示157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道德讲堂串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