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审计/>>正文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发表时间:2006/1/9 11:17:26


  随着_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对此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审计,它是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关于审计风险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内部审计。通常人们认为,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主观判断错误所致,其实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有:
  
  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影响内审工作权威性。世纪年代中期,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7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代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适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抽样审计以“个别”推断“整体”,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又由于现代审计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可能会舍弃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但耗时费力的审计程序,而这可能导致一些影响审计意见正确的程序被放弃,使审计结论出错,引发审计风险。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本身就蕴藏着较大风险。
  
  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都对审计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内审人员普遍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审计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从组织形式上有效保证内审机构和人员实质性独立。要使内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首先,在企业建制中,内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内审机构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监督;其次,还要解决企业内部审计“一仆二主”的角色定位矛盾,企业内部审计只能是企业管理的内设机构,独立行使监督职能,而不能是国家审计机关设在企业的“内线”和“坐探”。只有这样,审计工作的开展才能得到企业的支持,审计的质量才有保证,审计人员发表意见的公正性才不会受到影响。
  
  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障。各内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尤其要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减少或消除人为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审计计划的顺利进行,降低审计风险。
  
  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而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内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 ……(未完,全文共2100字,当前仅显示133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