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个人总结/解放思想/>>正文

性启蒙与自我的解放

发表时间:2006/2/19 11:58:44


  【数据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类年
  【文献号】
  【原文出处】文艺理论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
  【原刊页号】
  【分类号】
  【分类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作者】彭小妍
  【复印期号】
  【标题】性启蒙与自我的解放
  ——“性博士”张竞生与五四的色欲小说
  【正文】
  (彭小妍台湾_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我同意王晓明的看法:五四一代对“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有特殊的诉求,而且不必在五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去寻找西方式的个人主义”;[(1)]但是我却认为有必要花点力气,去探讨当时所谓“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的真正内涵。这种诉求在五四文化脉络中形成什么样的风气,在文学作品中又展现何种风貌呢?夏志清所谓的五_国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学界和一般读者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五四一代固然以中国“大我”的解放为前提,对个人“小我”的解放如何诠释?文学作品又如何处理“大我”和“小我”之间的关系?
  举例来说,二、三○年代以“自我”为题材的“私小说”()风行一时,丁玲、郁达夫都以此闻名,故事主角都是耽于色欲、追求性解放的男女青年。当年张资平专写“肉欲”小说,主题都是男女主角追求_的性关系,不是三角、四角恋爱,就是乱伦、婚外情,几乎部部作品都是畅销书;[(2)]又如强调感官色欲描写的新感觉派作家——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以超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手法创作,摆明了反“写实”、反“浪漫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1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月末共登三十六篇。张氏替悔婚另嫁的陈女士辩护,指出婚姻的基础是爱情,而爱情是“有条件的”、“可比较的”、“可变迁的”。而张氏的理论,事实上是以反婚姻制为基础的。[(6)]
  我之所以要比较这两场论战,主要在指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参与“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多为知名学者,如胡适、孙伏园、梁启超、吴稚晖等,而参与“爱情定则”讨论的,除了文人如鲁迅以外,几乎全是名不见经传的一般读者。这个现象可能是某种重要事实的指标,而由于五四研究一直偏重于民主、科学救国的迷思,这个事实便被忽略了。笔者要指出的事实是,民主、科学的关怀可能属于五四精英文化()的层面,而一般多数民众直正关心的多半是家庭、婚姻、爱情等问题,因为这才是个人能切身体验到的。五四时有关性教育、爱情婚姻和优生学的刊物不胜其数,足以反映这一事实。例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在一九二○年代就出了一套《世界婚姻文化丛书》,都是翻译西洋有关这方面的名著。篇名尚可考的有十一本,其中包括英国著名性学家卡本特(1844—1929)的《爱史》。[(7)]优生学家潘光旦就于一九三四年起陆续翻译霭理斯(1859—1939)的《性心理学》。[(8)]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也有不少文章谈婚姻和美育的。张竞生生而逢时,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心推动了的性启蒙运动能在当时掀起一阵旋风吧。
  在谈张竞生对婚姻、爱情和性美学的观点之前,先看看他的出身背景,也许较能帮助我们了解他的理论。按张氏于一八八八年生于广东。众所周知,广东以出革命家闻名,如建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还有首创民国的孙中山。张氏于一九○七年在新加坡偶遇孙先生,受其影响,决定前往_就学,并从事反清革命。不料他经商的父亲反对儿子远行,年方十九的张竞生便一状告到地方衙门,最后县官竟判决做儿子的诉胜,张竞生终于如愿得偿,离乡就学。[(9)]儿子逼老子法庭相见,在当年可谓惊世骇俗,张氏果然天生反骨吧。
  张竞生对中西方乌托邦传统都相当熟悉。由他的重要著作《美的社会组织法》(9/1925),可知他曾研究过太平天国的乌托邦理念。在书中,他指出他心目中“美的社会”的京都不是_,而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他写道:“不必说南京气候较暖,尘土不扬,最优处是他的虎据石头,俯瞰长江,为南北交通的要道,是中外通商的咽喉。并且南京自太平天国灭亡后,被了满军所摧残,到而今尚是荒凉遍地,户口萧条,我们在此建筑安排,大可_布道,不是如_满处已被许多腐败的民居及衙门所占住。”[(10)]
  张氏的著作中也表现出他对西方的乌托邦传统并不外行。他于一九一九年得到法国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卢梭的教育理论。二○年代末期他曾翻译卢梭的《忏悔录》。他在《美的人生观》(5/1925)中,特别声明他写书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可以实行的制度,并以柏拉图的理想国做为借镜:“古来许多理想的乌托邦,不能见诸实行,似乎为创造法无大用处的铁据。实则所谓乌托邦,如柏拉图的理想共和国等,虽然是与现在的社会不能适用。但安知后来进化的社会,永久不能实行这样的制度吗?”[(11)]他摆出融合科学、哲学、美学方法的姿态,鼓吹由美的观念著手,改革国民的性观念,达到美的人生的理想;他在此书中所建构的,可说是一个性美学的乌托邦蓝图。他的计划涵盖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美化,还有性育、娱乐等的开放观念:从饮食的品质、方法,妇女内衣、内裤的设计,居家住屋的设计、建筑,儿童性教育的推动,到裸体跑步、裸体游泳、儿童男女集体裸体游戏的提倡,应有尽有。张所建立的乌托邦蓝图,无论能否实行,从它受到的瞩目程度来看,至少反映出五四一代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美的人生观》这样的书,在一九二五年一年之内可以出到第三版,可能是今天的读者难以想像的,连张竞生自己都觉得意外。他在第三版的序中说道:“于一年中本书竟能刊至第三版,不免使作者又惊又喜了。”[(12)]同年九月四日至三十日,《美的社会组织法》在《京报副刊》上连载,进一步铺陈张氏的性美学乌托邦_。全书第一章分成四部份,(1)使女子担任各种美趣的事业,(2)情人制,(3)外婚制,(4)新女性中心论。第二章“爱与美的信仰和崇拜”,分成三部份,(1)纪念庙——合葬制——古葬品的价值,(2)各种赛会,(3)情人的信仰和崇拜。第三章“美治政策”,内容包括人种改良、美的_、情育与性教育、游戏与军国民、交际与国际、情人政治等。全书的中心思想是女子是美的化身,应该在“美的社会”中散播“美趣”的概念。他认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其基础在于两性间美满的关系和合理的工作分配,例如男性适合机械和劳力方面的工作,女子适合需要爱心和耐心的工作等。至于这种工作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我们今天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爱情和工作的分配是十九世纪末法国乌托邦_者富里耶(1772—1837)的基本概念。[(13)]很明显的,张竞生是继承了他的思想。另一位影响张氏的乌托邦_者是圣西蒙(1760—1825),张氏在《美的人生观》中,把人分成几等,认为有“一班终日坐食无事的闲人”,有工人、信差等劳力者,有艺术家、学问家等劳心者;而最高等的是“组织家与创造人”,这类人应该是新社会的领导者。这些都极类似圣西蒙所谓“组织家”()的主张。[(14)]
  由于强调两性关系的协调,性育成为张氏乌托邦理论中的重要课题。他提倡性美学,以生理卫生课本的语言,公然分析男女性器官的构 ……(未完,全文共12035字,当前仅显示286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性启蒙与自我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