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学校/大学生/小品剧本/>>正文

教会学生欣赏诗歌中的哲理美

发表时间:2006/5/1 7:12:18


  教会学生欣赏诗歌中的哲理美
  在高二哲学常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借诗寓理,以诗明理,托物言志,这样往往会起到化腐朽为神奇,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的“细物润心田”的意外效果。诗词中蕴涵大量哲理,为我们哲学课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活水,从而使哲学课的教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情感的气息,学生愿学、易学、乐学,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那么,如何教会学生欣赏其哲理美呢?
  诗词中蕴含着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值得欣赏。教师为此要做到:
  首先,在语言表达上要有声有色地去诵读:
  哲理诗一般具有主题鲜明突出、情感起伏跌宕、爱憎分明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6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塑造的景、物、人、事;“情”即和“象”相对的“意”,它不仅指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也应包括作者所要表达的理念。情和景,意和象,是诗歌作品中的两项基本内容。任何一首诗歌,从内容上说,无非都是由作者抒发的情感、理念与描绘、塑造的景物结合;从结合的形式说,是情融于景。情景交融的作品,其景已非平常之景,而是表情之景;也可说是景后有情,言外有意,从而构成意境。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99年版《辞海》)。人又常说“诗歌如画”。诗歌表现美的重要特色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因此,为了首先让学生们把握哲理诗的意境美和画面美,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情感色彩、表达着力点和思想内涵等基础上,利用诗歌语言生动性、形象性、丰富性的特点,正确地诠释和描绘诗歌中“景”和“境”,可以先景后境,由景入境,调动学生想像力,体味其中展示的画面美,渐入诗的意境,最后达到情境交融,做到景与境的统一,这样自然而然地点燃学生情感之火,让他们深刻领会其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其作者的所要反映的理念。正象清人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像于无穷”。
  再次,在思想内涵上要有意有理地去点拨:
  “诗言志”。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也是诗的主旨和着力点之所在。诗歌,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有的诗词,字面上难懂,但只要从字面上弄通了,诗意也就大致领会了;有的诗词,字面上很容易懂,而要真正领会诗意,却很不容易。哲理诗假借物、人、事、景、情,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寓深刻的哲理于含蓄的语言之中,通过展示其自然美、形象美即意境,来表达和见证诗人所体验、信仰和践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一要有“意”,即要选好、选准哲理诗。所选的诗歌要符合教材的内容,并与学生的欣赏水平一致,切忌抬高、拉深;二要有“理”,即在分析和欣赏时紧扣主题。教师的一切语言包括体态语的描绘和情景的渲染,都要最终为说明和理解哲理服务、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服务,并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思维的逻辑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娓娓道来地去演绎和归纳,使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和情感的活动中明白道理、提高能力、升华思想,在身临其境其景中感悟、体验和掌握哲学上抽象道理。如在上到高二 ……(未完,全文共2060字,当前仅显示131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教会学生欣赏诗歌中的哲理美》